陜西省互聯網大會展位上一位女士正在通過AI智能體檢機檢查身體。 記者 馬昭 攝
在西安聯通數字科技西部創新研究院樓頂,一架無人機正從第二代智能機場緩緩升起。通過指揮大屏,項目經理薛帥展示了該院研發的智慧無人機云平臺如何實現無人機全流程自動化作業。
3月7日,第十一屆陜西省互聯網大會間隙,多家企業全景展現了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新圖景。
智慧天空 無人機云平臺構建城市感知網
“平臺已實現多機型無人機的統一調度管理。”薛帥介紹,系統可同時接入主流工業無人機,具備航線規劃、飛行控制、實時視頻傳輸、多源數據采集等核心功能。
記者在現場看到,平臺界面實時顯示著無人機飛行軌跡、電池狀態及任務進度。“無人機不再是孤立設備,而是智慧城市感知網絡的重要節點。”薛帥說。
目前,該平臺的應用場景覆蓋工業與城市管理兩大領域。比如,對高壓線路的智能巡檢,隱患識別準確率達98%;在石油管道監測方面,通過傾斜攝影建模技術生成三維地圖,配合紅外熱成像及時發現管道微泄漏;城市治理方面,可應用于違建巡查、消防通道監測等。
健康領域 AI體檢機打通醫療“末梢”
會場上,還有一款形似迷你太空艙的白色設備引起眾多參會者關注。這款通過AI技術與動態醫療數據庫深度融合的產品,名叫AI智能體檢機。
“它整合了中西醫雙重檢測體系。”澎躍智能市場經理趙藝博介紹,機器可在3—5分鐘內完成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四項核心檢測,同步搭載中醫體質辨識系統。
用戶完成指尖采血后,試紙數據自動回傳主機,系統結合體脂、身高體重等指標,即時生成包含中醫調理建議的12項健康報告。當詢問“高血壓如何食補”時,AI助手調用超5萬條醫學文獻數據,生成個性化方案。
“我們正在填補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的空白。”趙藝博表示。
智慧農機 為春耕插上科技翅膀
城固縣龍頭鎮的農田里,種糧大戶杜紅軍站在田埂上,在手機APP上操作,不遠處安裝著北斗導航系統的旋耕機便自動調整了作業路線——以前開農機全憑手感,現在連耕作深度都能精確到厘米。
在五公里外的縣智慧農機指揮中心,三塊巨幅電子屏正上演著“數字春耕圖景”。大屏上350多個綠色光點持續移動,每個光點代表著一臺聯網農機——這是陜西移動漢中分公司與縣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心聯合打造的“智慧農機云平臺”。
工作人員輕點“作業熱力圖”,全縣農機分布、土壤墑情、作物長勢等信息即刻三維呈現。
截至目前,城固縣350余臺農機設備安裝上了智能終端,耕整地作業、收割作業、機插秧作業累計面積已達46.41萬畝,高效、智能化的管理系統為春耕提供了堅實的信息化支撐。
5G應用 賦能產業蓬勃發展
在陜西省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周艷麗看來,隨著5G技術的迭代升級,陜西展現出蓬勃發展態勢與創新活力。
在提升航空安全方面,陜西移動與西部機場集團合作,通過雙頻組網技術,將機場區域5G網絡覆蓋率從70%提升至99%,實現全域高速連接。同時,創新應用“5G-A+超高清視頻監控+AI分析+邊緣計算”融合方案,構建雷視聯動防控系統,成功將黑飛無人機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6%,為航空安全筑起智能屏障。
在推動智能制造方面,陜西聯通攜手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5G混合專網方式,結合MEC(多接入邊緣計算)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授時技術,保障AGV小車(自動導引運輸車)的同步和協調操作,全面提升了生產自動化水平。 目前,陜西互聯網協會牽頭強化5G-A 應用場景快速落地推廣,成立“低空經濟技術研究院”和“低空智聯試驗區”,匯聚20余家頭部企業及科研機構,重點突破無人機物流、空域管理等八大場景,全方位促進產業發展。
(記者 石喻涵)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