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陜西:不懈奮斗,賡續紅色血脈

2022-09-07 07:18:51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深挖當地紅色資源所承載的革命歷史、英雄事跡、革命精神的深刻內涵,大力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賡續紅色血脈...

  九月的陜北大地一片綠意。

  寬闊整潔的道路、修葺一新的房屋、發展興盛的產業、村民們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如今的楊家溝村面貌已煥然一新。

  然而,紅色依舊是這片土地上最亮的底色。

  “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不僅為榆林指明了發展方向,也為陜西如何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提出了根本遵循。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深挖當地紅色資源所承載的革命歷史、英雄事跡、革命精神的深刻內涵,大力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保用并重盤活紅色資源

  1947年底,在楊家溝這個陜北小村莊里,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戰斗生活了4個多月,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和西北戰場,領導開展土地改革運動,吹響了奪取全國勝利的進軍號角。

  2021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楊家溝革命舊址。在楊家溝革命舊址,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中共中央“十二月會議”舊址、毛澤東舊居、周恩來舊居等,追憶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輩豐功偉績。他指出,要充分運用紅色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賡續紅色血脈。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我牢記在心,我們也更有責任把這里的紅色文化傳遞給更多人。”回想起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到來的場景,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副館長劉翠霞內心依然激動。

  殷切囑托,言猶在耳。對現有舊居展陳進行改造升級、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講解員隊伍、組建現場教學隊伍……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對紅色資源的深入挖掘,是全省各地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奮斗實踐的一個縮影。

  陜西是一片紅色的土地。1224處不可移動革命文物,40703件(套)可移動革命文物,76家革命紀念館,讓這片紅色熱土成為全國紅色文化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近年來,全省各地持續做好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推進革命舊址保護修繕、周邊環境整治、革命文物保護修復等工作,以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發展為核心理念,使紅色革命精神得到傳承。

  在延安,持續推進的“中國革命博物館城”建設如火如荼。當地先后完成寶塔山、楊家嶺、棗園、魯藝等舊址周邊環境改造提升工程,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提供發展空間。同時,延安還利用橋兒溝、清涼山等舊址窯洞,打造文物活化利用體驗式教學基地。

  2021年10月21日,陜西首個革命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站在延安掛牌,“我們將努力保護好見證革命歷史的每件革命文物,讓革命文物成為黨員干部學習培訓的活教材,讓革命歷史成為黨員干部凝心聚力和篤行奮進的營養劑。”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茆梅芳說。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現在的楊家溝,是黨員干部和群眾尋找初心和使命的生動課堂。”9月2日,楊家溝革命紀念館館長常天民告訴記者。

  擁有豐富紅色資源的榆林,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的重要陣地。

  綏德師范有項傳統,每到開學季,所有新生都要接受3天的入學教育,特別是在參觀校史館時,悠久光輝的學校歷史,會給青年學子上一堂印象深刻的“第一課”。“我為自己能在這里學習深造而感到自豪。我將努力踐行奮斗精神,用實際行動爭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用奮斗書寫無悔青春。”該校免費師范生娟子說。

  紅色精神,代代相承。近年來,我省各地充分挖掘利用當地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創新傳播形式和載體,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作為陜西最早的黨團組織誕生地之一,渭南留下了豐厚的革命文物和歷史遺存。依托紅色資源,渭南開展了創新劇場黨課、紅色故事巡回宣講、紅色文藝精品故事展演等多種活動,著力將“家門口”的紅色資源轉化為紅色教育“活教材”,讓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充分利用好這筆寶貴精神財富,我省還通過專題報告會、黨史故事分享會、小小講解員講革命故事、黨史主題誦讀賽等形式,深入開展紅色故事進校園活動,在學生心中種下愛黨、愛國的種子,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

  6月10日,晨光中的楊家溝革命紀念館廣場涌動著紅色熱潮。橙紅色的火焰燃起,陜西省第十七屆運動會圣火采集成功,點燃了人們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的熱情。

  紅色故事是最生動的教材。進入新時代,紅色故事的講述也有了全新表達。近年來,全省各地不斷創新紅色教育形式,實施紅色精品展示工程,通過更多可視化、互動化、沉浸式的傳播方式呈現紅色文化,讓紅色故事的講述更加“走心”。

  楊家嶺曾經是中共中央機關所在地,黨中央在這里領導了抗日戰爭、大生產運動、整風運動,召開了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及黨的七大。這里,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去年3月,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探索開展了線上瞻仰延安學習活動。“我們不斷在深挖文化內涵、歷史與現實結合以及創新宣教形式上下功夫,線上瞻仰延安學習活動就是一大創新。”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副主任張雪冬說。

  近年來,楊家嶺革命舊址管理處借助新的傳播平臺,深入挖掘革命舊址紅色文化資源,創辦了“楊家嶺青年”微信公眾號,推出“紅故事大家講”品牌欄目,讓更多人感受當年中共七大的輝煌。

  紅色文化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從創作文藝作品到開通網絡直播,再到推出云端數字展覽等,我省各地結合不同人群年齡和特點,推動紅色教育更加鮮活生動。不斷創新的紅色故事講述形式,把紅色火種播撒在了三秦兒女的心中。

  延安革命紀念館推出系列云端數字展覽《偉大歷程——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歷史陳列》等,讓紅色文化更加生動易懂;省文物局聯合省委黨史研究室推出“紅旗漫卷——陜西革命舊址云上展”,運用VR等技術手段,讓紅色故事從線下走上云端,走入生活。

  回望來時路,方能行更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三秦兒女牢記心間。步入新時代,全省上下將始終堅持傳承紅色文化,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文化在陜西這片紅色熱土上迸發出新的活力。(記者 周明 張樂佳)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紅色 資源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阿坝| 云霄县| 朝阳区| 铜陵市| 宜兰县| 新巴尔虎左旗| 林芝县| 隆林| 安达市| 南投市| 沅陵县| 理塘县| 抚宁县| 喀喇沁旗| 米林县| 鱼台县| 黑河市| 佛山市| 青铜峡市| 涟源市| 勐海县| 清徐县| 三门县| 兰考县| 安化县| 英山县| 明光市| 海安县| 临安市| 西乌珠穆沁旗| 依安县| 营口市| 南涧| 儋州市| 灌云县| 金沙县| 磴口县| 赫章县| 剑河县| 北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