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滿淑涵)10月12日,省統計局發布的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激活發展潛力,蓄能鄉村振興,千方百計推動穩崗就業,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農村居民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在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中實現農民增收,農民收入結構更加合理化。
數據顯示,陜西農村居民收入呈現穩定增長態勢。2012年至2013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由5763元增至6503元,增加740元,增長12.8%,增速較全國平均水平快0.4個百分點;2013年至2021年,陜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092元增至14745元,增加7653元,增長107.9%。
2021年,陜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10.7%,增速較全國平均水平快0.2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為6104元,較2014年增加2887元,增長89.9%,是農村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的首要驅動力;經營凈收入為4433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30.1%,較2014年增加1682元,增長61.1%;財產凈收入為248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7%,較2014年增加128元,增長106.7%;轉移凈收入為3960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26.9%,較2014年增加2116元,增長114.8%。
從2021年全省各市(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絕對值最高的西安市為17389元;較上年增速最快的是漢中市,增速為11.2%。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農業生產持續發展,陜西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一直快于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速。2012年至2013年,陜西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速分別高于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速1.0和2.6個百分點。自2014年實行新口徑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起,陜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8、1.1、0.5、0.9、1.1、1.6、3.1和3.2個百分點。
此外,農村居民人均收入與城鎮人均收入的比例不斷提高。2012年至2013年,陜西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占同期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7.8%和28.4%;2014年至2021年,陜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從32.6%持續增加到36.2%。
2012年陜西城鄉居民收入比(以農村居民為1)為3.60,與同期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3.10差距較大;2021年陜西城鄉居民收入比(以農村居民為1)為2.76,與同期全國城鄉居民收入比2.50水平相當。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