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琦(右)在蔬菜大棚調研(資料照片)。
10月8日,剛吃完午飯,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黨委書記楊琦就來到S105耀旬路某查驗站,仔細檢查疫情防控工作。“節假日前后更要繃緊防疫這根弦,從核酸檢測、卡點值守、登記排查等方面入手,守護群眾的健康。”他說。
這只是楊琦工作中的一部分。修路建橋、發展產業、走村訪戶……扎根基層多年,楊琦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
“沒有退路,才有出路。”這是2019年9月剛擔任耀州區瑤曲鎮黨委書記時,楊琦發的微信朋友圈。彼時,耀州區處在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而瑤曲鎮基礎設施落后、產業底子薄弱,是個出了名的窮村。楊琦深知,啃下這塊“硬骨頭”不容易。
首先從群眾的迫切需要入手。楊琦走田埂、行小路、訪民意,經常和干部“泡”在村上,挨家挨戶了解群眾需求。隨著調研的深入,楊琦決定集中修建一批村組道路,解決困擾群眾的出行難問題?;I措資金、對接部門、募集善款、開會研究……那段時間,他經常加班到深夜。
不到兩個月時間,6條總長15公里的通村路和1座便民橋順利建成,惠及瑤曲鎮3000余名群眾,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滿意路”“便民橋”。隨后,污水處理廠、扶貧工廠、設施蔬菜大棚、移民搬遷社區也逐漸建成。2020年,瑤曲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動態清零,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一舉摘掉了“窮帽子”。
新的起點,如何帶領群眾走上鄉村振興的幸福路?2021年6月,楊琦到照金鎮擔任鎮黨委書記,他還是平時一得空就往群眾堆里鉆,沉下去收集群眾的“微訴求”“微心愿”。
2021年7月,在走訪照金鎮田峪村一個移民搬遷點時,看到供水管道老化、群眾用水不便,楊琦心里很著急。他隨即聯系相關部門協商方案、現場督導施工,完成了供水設施提質改造工程,讓移民搬遷點的群眾如愿用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摸清全鎮底數后,楊琦為轄區9個村逐村編制村莊規劃,明晰發展定位和思路。
很快,照金鎮全面推行“支部引領+企業助力+鏈長幫扶”模式,依托龍頭企業打造以現代觀光農業、子午嶺茶廠、艾草、海棠、綠色循環農業和傳統種植業為主的6條產業鏈。2021年,全鎮9個村集體經濟收益453.4萬元。同時,照金鎮依托紅色資源,全力培育以商貿旅游、農墾體驗休閑、農產品加工和綠色循環農業為主的4大產業片區,打造了紅色黨建、循環農業、特色產業、全域旅游4大品牌。“紅”“綠”融合發展,革命老區繪出了一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新圖景。
“楊書記對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非常上心,經常到群眾屋里拉家?!,F在,村上環境越來越美,村民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茶廠、艾草廠辦在了家門口,掙錢、顧家都不耽擱,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照金鎮高爾塬村村民張房感慨。
前不久,楊琦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群眾心里都有一桿秤。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體現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用實際行動當好老區群眾的‘勤務員’,讓老區群眾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楊琦說。(記者 劉楓文/圖)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