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常委,共青團陜西省委書記、省青聯主席徐永勝:
深學篤行 踔厲奮發 為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一、更加堅定維護核心,時刻擰緊思想武裝的“總開關”。一是偉大變革波瀾壯闊。習近平總書記以治國安邦的雄韜偉略、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和無私無畏的斗爭精神,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了自信自強的復興之路。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最根本在于“兩個確立”,這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決定性因素。二是思想之旗引領航向。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六個堅持”相互聯系、互為支撐,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既充分運用客觀規律,又契合廣大人民的精神世界,從而在充滿光榮和夢想的征途中不斷書寫出新的壯麗史詩。三是復興偉業催人奮進。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把“兩個確立”融入血脈、“兩個維護”踐之于行,把學習成效轉化為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實際行動。
二、更加精準建言資政,勇于肩負履職擔當的“千斤擔”。作為共青團界別的委員,必須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政協事業發展的生動實踐,著力提升履職能力。一是提升“懂政協”的思想認識。旗幟鮮明講政治,當好人民政協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二是提升“會協商”的工作本領,深化“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成效,扎根青年中間、傾聽青年心聲、反映青年訴求,形成高質量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三是提升“善議政”的能力水平,牢記“國之大者”,注重發揮好共青團和青聯的組織優勢、動員優勢,不斷擴大青年愛國統一戰線覆蓋面,搭好黨委、政府和廣大青年的連心橋。
三、更加廣泛凝心聚力,始終當好狠抓落實的“實干家”。作為共青團界別的委員,必須充分發揮共青團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把廣大青年團結凝聚在黨的旗幟下。一是始終牢記初心使命抓落實,堅持為黨育人、強化政治引領,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引領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二是始終圍繞中心大局抓落實,準確把握陜西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入實施“青春建功十四五”行動。三是始終鞏固橋梁紐帶抓落實,縱深推進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地落實,推動工作力量、工作資源向基層一線、普通青年傾斜。四是始終強化自身建設抓落實,持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團,深入踐行“勤快嚴實精細廉”的作風要求,全面彰顯新時代共青團良好形象。
省政協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高山代表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
植根歷史文化沃土 讓三秦印記品牌根深葉茂
一、思源·厚植自信自強之根。黨的二十大報告號召共產黨員要以“自信自強”的姿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共產黨人的自信自強源自五千多年沒有斷流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文史資料工作作為一項以記載歷史為特點的人民政協的基礎工作,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平臺、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三秦印記》文史資料叢書在策劃之初就扎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對應著“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的士大夫精神;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繼承了中國傳統“秉筆直書”的治史理念;廣泛征集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三親”史料,奉行“廣開言事之路”的民主思想,其治史的方向、方式、方法無不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而其成果又成為“明天的傳統和歷史”,從傳統文化的自信中來,又成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帶給未來自信自強。
二、巨變·匡扶鑒往知來之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文史資料通過當代人記錄當代事,“匡史書之誤、補檔案之缺、輔史學之證”,是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重要參考。《三秦印記》文史資料叢書緊扣重要時間節點,以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為重點,著力記錄好我們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和諧的生動實踐,積極總結十年來陜西經濟社會建設中創造的寶貴經驗,努力沉淀代代相繼的思想智慧,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為新時代政協協商履職提供更多資源,為黨政機關把握人民意愿、總結經驗教訓提供借鑒,也為人們繼續認識世界、研究規律、堅持真理提供參考。
三、同心·繁榮凝心聚力之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目的,在于“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文史資料兼具人民政協工作和文化工作特色,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鞏固共同思想基礎的強大武器,意義非凡。《三秦印記》文史資料叢書本著“凝心聚力”宗旨,堅持“征集無禁區,出版有紀律”,既為各界人士提供寬松環境,又始終保持文史資料的正確方向;堅持讓史料說話、反映歷史本來面貌,幫助人們增進對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堅持把廣泛團結作為基本任務,用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陜西故事,努力擴大團結合作“朋友圈”,為陜西高質量發展匯聚更多力量。
省政協常委、陜西億杰實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高志:
堅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民企力量
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走高質量發展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取得的。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堅定理想信念,堅決聽黨話、跟黨走,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企業的發展中,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堅持“健康中國”戰略,發展大健康產業,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市場嗅覺敏銳、創新動力強、機制靈活、反應能力快的特點,不斷推出新產品、提供新服務、創造新模式,努力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推動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堅持科技自立自強,走創新發展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民營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中,要把加大科技投入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健全技術研究和開發體系,培育富有創新能力的骨干科研人才,不斷把企業創新優勢和人才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堅守實體經濟,積極參與秦創原建設,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及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推動形成更多先發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三、堅持生態文明理念,走綠色發展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深刻認識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綠色發展的重大意義,圍繞我省“雙碳”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數字技術在能源領域的創新應用,有效促進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加大金融支持和稅收減免力度,給予綠色發展更多優惠政策,激勵民營企業綠色創新。
四、堅持弘揚企業家精神,踐行社會責任。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作為省政協委員、民營企業家,我們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弘揚企業家精神,做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的典范,積極響應共同富裕、鄉村振興號召,在保障民生、依法納稅、公益慈善、誠信經營、擴大就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等方面努力作為。同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特點,深度助力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以實際行動回報黨、回報國家、回報社會,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民營企業力量。
省政協常委、民進陜西省委會副主委郭紹敏代表省民進:
發揮參政黨作用 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
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共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為奮進新征程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和思想指導。民進陜西省委會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上來,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全省民進組織和廣大民進會員共識,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筑牢多黨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二、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目標任務,切實履行建言資政職能。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離不開包括陜西在內的高質量發展,新時代新征程賦予了參政黨新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民進陜西省委會要聚焦新時代新征程的目標任務,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注重在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大機遇,促進我省以中國式創新、從科技創新突破中尋找發展新動能等方面建言資政;注重在發揮我省科教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優勢,實行更加靈活、更具活力的人才政策,營造創新發展軟環境等方面建言資政;注重在助推我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兩鏈”深度融合、構建多方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加快實現我省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良性循環等方面建言資政。秉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和立場觀點方法,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以扎實作風和過硬能力,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提出務實管用的建議,助力黨委、政府科學決策。
三、“以黨為師”,學習借鑒中國共產黨黨建經驗,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以黨為師”是民進陜西省委會多年秉持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把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堅持不懈地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以思想政治建設為引領,全面推進組織建設、履職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扎實開展“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深化政治交接;貫徹落實中共陜西省委十四屆二次全會精神,持續開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發揮民進教育、文化、出版主界別特色優勢,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提升參政黨建設水平,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履職盡責的擔當作為,更好地擔負起中國共產黨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的光榮使命,努力在新征程上為開創我省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貢獻智慧和力量。
省政協常委、致公黨陜西省委會主委張華俊代表省致公黨:
同心同德擔使命 僑海報國譜新篇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過去五年和新時代以來的十年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推動我國邁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將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正確把握參政黨地位、性質和歷史使命,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引導全省致公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切實承擔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和捍衛者的政治責任。
二、發揚優良傳統,廣泛凝聚共識。致公黨作為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親密友黨,有著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團結合作的光榮傳統。我們將繼續深入開展“矢志不渝跟黨走、攜手奮進新時代”政治交接主題教育,鞏固政治共識,賡續優良傳統,始終保持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團結奮斗的政治本色,全面加強參政黨建設,確保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領全省致公黨員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履職盡責,建功立業。
三、強化使命擔當,開創參政履職新局面。作為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參政黨,我們要以中國共產黨為師,全面提高自身建設水平和履職能力,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要深入學習中共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找準致公黨參政履職的切入點,切實履行好參政黨職能。緊緊圍繞中共二十大繪制的宏偉藍圖、確立的奮斗目標和作出的戰略部署,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把握新時代、新使命,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重點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領域精耕細作、履職盡責,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致公智慧和力量。
四、發揮自身特色,做好“僑海”大文章。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作為具有僑海特色的參政黨,致公黨有責任和義務為此作出新貢獻。我們將繼承“致力為公”光榮傳統,勇擔“僑海報國”時代使命,在向海外宣傳好、解釋好中共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繼續發揮和海外僑胞聯系密切的優勢,把廣大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和留學人員團結起來,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陜西故事,更好地凝聚共識、增進團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版圖片由記者 杜靜波 攝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