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門診是疫情防控中的“橋頭堡”,能夠幫助醫院盡快識別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及時采取相應防控措施。對于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其他發熱患者,也可給予診斷治療。但很多發熱患者對于前往發熱門診都存在一定抗拒心理,其中不乏篤定自己并非感染新冠的患者,也有擔心就診過程中存在被感染風險的,還有少數患者擔心自己會確診,因而心懷恐懼,拒絕前往就診。
那么疫情期間,發熱了怎么辦?去發熱門診會不會被隔離?就診安全嗎?需要注意些什么?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黨雙鎖。
發熱應及早到發熱門診就醫
“不用擔心,更不必恐慌。”對于一些群眾害怕到發熱門診,擔心會被隔離或交叉感染,黨雙鎖表示,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都是按照要求獨立于普通門診之外的,有著嚴密的防護措施和縝密清晰的就醫流程,市民不必擔憂。
黨雙鎖稱,發燒有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常見的病理性原因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典型癥狀為發燒、鼻塞、打噴嚏、咳嗽、咳痰等。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無癥狀感染者不易排查,給疫情防控增加了難度。所以,若市民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為保證患者和家人的安全,不要自行用藥,更不用擔心,應及早到正規醫院發熱門診按規定就醫。
“不是說一出現發熱,就是確診了。到發熱門診就診,可以迅速診斷病情,這樣不僅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也能及時給予治療。”黨雙鎖說。
進入發熱門診按要求佩戴口罩
記者從交大二附院了解到,目前發熱門診接診范圍為7天內有高風險旅居史者的發熱患者、一碼通為紅碼或者黃碼患者、隔離人員、7天內有國外旅居史者、有新冠肺炎癥狀者。進入發熱門診的所有患者及家屬均需按要求正確佩戴口罩,防止患者與家屬、患者與患者、患者與醫務人員之間交叉感染。
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預檢分診人員首先會對就診患者進行流行病學史、相關癥狀等篩查,包括詢問患者7天內是否去過高風險區、是否接觸過新冠確診患者、是否接觸過相同癥狀患者等。考慮非新冠病毒因素發熱的患者將進入普通發熱區就診,有高風險區旅居史或接觸史、紅黃碼高風險等疑似患者立即進入特殊發熱區,安排單間隔離后掛號,并通知醫師床旁診治,杜絕普通發熱區與特殊發熱區醫務人員及患者的接觸,有效防控傳染。對于近日因未參加全民核酸檢測被賦黃碼的非高風險患者,可進入普通發熱區采集核酸,在專門的等候區等待核酸結果。
未感染新冠的患者將轉入專科診治
在發熱門診,醫護人員通過觀察患者精神狀況,詢問年齡、癥狀、既往病史及伴隨癥狀等方法進行初步病情評估;對一般病情穩定的患者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及常規化驗檢查,明確發熱原因后再評估,必要時請專科會診或專科就診。對于危重患者,遵循邊處置邊報告的原則,會立即給予急救處置,如氣管插管、氧療、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補液、專科會診等,為患者救治爭取時間,確保醫療安全。
為有效控制疫情傳播,嚴格落實未經排查的患者不得進入主醫療區的原則,該患者標本實現封閉式管理,醫療輔助人員負責檢驗標本送檢。檢查前會先通知相關科室采取隔離措施后,再進入發熱門診檢查。
之后,核酸檢查為陰性且發熱原因明確的患者將轉入專科進一步就診。不明原因發熱患者轉留觀病房進一步觀察監測。對于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會立即上報并轉運至定點醫院救治,衛健委隨即啟動流調找到相關密接者進行隔離或居家監測。隨后,整個發熱門診會進行終末消毒處理,結束后才可接收新患者。
黨雙鎖提醒廣大市民,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應全程規范佩戴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發熱門診,陪同人員也要注意做好防護。到達醫院后,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聽從安排、有序就診。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