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制人員正在進行衛星產品測試。 (航天基地供圖)
11月29日,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成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在此次任務中,航天科技集團四院承擔了被譽為航天員“生命之塔”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統的全部動力裝置、神舟飛船的全套結構密封系統等產品的研制生產任務,護航空間站建設。
在一次又一次探索宇宙的過程中,西安航天基地時刻貢獻著“硬核”科技力量。在區域內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四院等“國家隊”的引領下,星際榮耀、銀河航天等40余家商業航天企業蓬勃發展,航天基地正逐步成為我國航天產業的重要一極。
“國家隊”為我國航天事業添動力
7月24日14時22分,搭載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這標志著中國天宮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的正式開啟。在問天實驗艙成功發射并投入使用的背后,也有著西安航天基地的力量支撐。
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問天實驗艙研制中繼終端、天線網絡以及儀表計算機應用軟件。中繼終端搭建了從問天實驗室到中繼衛星再到地面中心的快速通道,天線網絡保證了指揮和反饋信息的交流暢通,而儀表計算機則充當“智慧大腦”,是實驗艙儀表數據處理的“中樞系統”。
以上這些,僅僅是西安航天基地所取得成績中的一個個縮影。天問問天、嫦娥探月、神舟逐夢、北斗導航……在這些舉世矚目的事件背后,都有西安航天基地力量的參與,這也足以說明西安在航天產業層面雄厚的實力。
作為中國航天動力之城,西安航天基地服務于國家北斗導航工程、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高分重大專項、新一代運載火箭工程等重大項目研發、建設,為我國航天高質量發展增添動力。
“本土隊”搶占商業航天產業新風口
近日,商業航天硬科技企業——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天塔)宣布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將主要用于中科天塔加快布局衛星應用的研發能力和產業化能力。
記者了解到,中科天塔近年來陸續推出了“天樞G100”衛星測控數傳一體化處理平臺、航天器健康管理系統、碳中和監測決策應用系統等多個產品,同時,中科天塔還積極探索衛星通信、遙感技術在商業、工業等領域的智慧化應用。
“我們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航天基地的支持和認可。”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偉剛說:“2020年,航天基地發布了《支持商業航天產業發展的扶持辦法》,在產業聚集、科技研發以及打造產業鏈多個層面給予了支持和獎勵,這對我們商業航天企業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與此同時,航天基地相關負責人還多次上門走訪,關注企業發展,充分為業務經營做好服務和保障。”
“新答卷”加快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今年,我市明確提出“今后五年,航空航天產業實現產值翻番”的目標,這對于全國唯一以航天產業為特色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安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功能承載區——航天基地來說,無疑鋪開了一張嶄新的“答卷”。
那么,我市如何在這張“答卷”上答出高分?
讓作為6大支柱產業之一的航空航天產業在“強”上求突破、加快全產業鏈優化升級,成為航天基地的路徑選擇。
西安航天基地轄區企業銀河航天研發制造出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四運載火箭飛行故障通過歸零評審……在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西安航天基地不斷為航天產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保障和支撐,并且明確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商業航天,全力打造體系完整、重點突出的航天產業集群。
今年以來,西安航天基地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自身定位,發揮比較優勢,加快“世界一流航天新城”建設,深入實施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成果轉化、改革創新,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構建全域創新新格局,呈現出結構優化、動能增強、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跑出了航天基地高質量發展加速度。(記者 康喬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