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記者從西安市“四樞紐一基地”2025年度工作會暨政策培訓會上獲悉:2024年,“四樞紐一基地”實現貨物吞吐量1.35億噸,物流業務總收入達1626.36億元,聚集各類企業2.5萬余家。
依托“四樞紐一基地”網絡通道優勢,西安進出口總值實現4117.99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23.6%,占進出口總值的58.1%。“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逐步完善。
西安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凱介紹,西安獲批全國首個不靠海不沿江的“四樞紐一基地”綜合物流樞紐城市以來,積極推進樞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西安加快推動“四樞紐一基地”基礎設施完善、服務模式創新、運行效能提升,為推動特大城市轉型發展、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四樞紐一基地”18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680.45億元,達到全年計劃投資的117.75%;“四樞紐一基地”4A級以上物流企業累計達到68家,占全市4A級以上物流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二;“一帶一路”公鐵聯運中心、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貨運區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運,樞紐(基地)設施功能進一步提升。
西安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全年穩定運行國際干線18條,開行中歐班列(西安)4985自然列,運送貨物562.8萬噸,各項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開行定制化專列,推動中歐班列(西安)至全國76個站點的運費下降30%,出口貨物通關時間由1.6小時壓縮至0.8小時。
西安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全年新開通全貨運航線3條,全年貨郵吞吐量29.05萬噸,同比增長9.31%;堅持以航線帶項目、以項目聚產業,全年簽約招商項目81個,總投資251億元,帶動臨空經濟規模達到420.1億元;與廣州空港樞紐合作建設航空物流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打造業務互聯和數據共享的數據資源池,數智賦能降本增效。
西安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和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進一步發揮西安區位優勢和專業物流服務優勢,持續拓展服務網絡,加快提升運行效能,末端配送網點分別達到704個、2860個和2200個,覆蓋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地級城市,進一步推動先進制造業、國際國內貿易等發展,有力保障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運行。(記者 李妮)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