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強調,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說,總書記的殷切囑托,為新時代文藝院團和文藝工作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多年來,李梅牢記囑托、勇擔重任,秉承“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的理念,躬身篤行帶領院團文藝工作者創新戲曲形式、拓展傳播方式,為推動秦腔藝術高質量發展不懈努力。
李梅帶領省戲曲研究院創演了以碗碗腔現代劇《驕楊之戀》、秦腔傳統劇《再續紅梅緣》、秦腔歷史劇《關西夫子》、秦腔現代劇《路遙的世界》、梅花版陜西地方戲曲抗疫情景劇《生命的光芒》等作品為代表的一大批精品劇目,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國家級大獎。
對于秦腔事業,李梅始終保持滿腔熱情。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她履職擔當、盡心盡責。在十三屆全國政協五年履職期間,李梅提交多件提案,所提建議得到有關部門重視采納。其中,《加強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提案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優秀辦復提案”。
2022年,《陜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正式施行,確保我省秦腔藝術繁榮發展有“時間表”“路線圖”。李梅在工作中發現,戲曲從業者學歷普遍較低,繼續進修深造的機會非常有限,如何提高從業者綜合素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今年全國兩會上,李梅又帶來了《優化戲劇院校布局完善戲劇人才結構》的提案。
“戲曲事業要薪火相傳繁榮發展,人才是保障。”她建議,“籌建西安戲劇學院,填補我國西部戲劇類院校的空白。搭建戲劇人才專本碩‘直通車’,破解地方戲劇藝術人才斷代的困境。”
“希望建成后的西安戲劇學院能輻射帶動周邊區域文化產業,形成集聚效應。”李梅建議,以學院為基礎,打造產學研旅一體化的“戲劇小鎮”,輻射舞美、服裝、化妝等相關產業,推進文旅深度融合,拉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推動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揮文化的輻射影響作用。 (記者 屈荔鵬)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