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600多億立方米!“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陜西擔當

2023-03-14 09:52:16  來源:群眾新聞  


[摘要]3月5日,安康市漢濱區的瀛湖,群山如黛,碧水似鏡。寬闊平靜的水面上,一陣春風追逐著藍天白云的倒影,推開層層漣漪,讓盈盈的笑意,在安康市河長辦主任、市水利局局長劉昌蘭臉上蕩開。...

  3月5日,漢中市的天漢濕地公園里,一江秀水碧波蕩漾,飛鳥翩躚嬉戲……“這些年來,通過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漢中切實扛牢‘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源頭擔當,持續加大治水興水工作力度,全力打造水清岸綠、堤固城安、人水相親的幸福河湖。”漢中市河長辦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長李功元說。

  清水與人兩相宜——在陜西,這樣的護水故事,不只發生在漢中。

  3月5日,安康市漢濱區的瀛湖,群山如黛,碧水似鏡。寬闊平靜的水面上,一陣春風追逐著藍天白云的倒影,推開層層漣漪,讓盈盈的笑意,在安康市河長辦主任、市水利局局長劉昌蘭臉上蕩開。

  “以前,這兒的漁民靠網箱養魚掙錢。現在,大伙兒上岸干起特色林果種植,一樣‘靠湖吃湖’,而且收益更好。”劉昌蘭介紹。瀛湖,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的重要水源涵養地。為了保證“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安康市先后投入近2億元助力400余戶漁民上岸發展生態產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現瀛湖水質持續優化。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作為核心水源地的陜西,通過移民搬遷、小流域治理等舉措,全力保障漢江、丹江流域的河湖水質和生態環境安全,踐行守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莊嚴承諾。

  安康城區俯瞰圖。 通訊員 彭永輝攝

  鏡頭一 執著 涓涓清水載深情

  在位于秦嶺深處的寧強縣漢源街道漢水源村,一條蜿蜒流淌的清澈小河,如玉帶般串起兩岸的蔥蘢草木、依依青山。

  “這玉帶河,是咱漢江的南源。只要還能動彈,我就要盡最大努力保護好它。”3月6日清晨,伴著動聽的溪流聲,被評為全國最美河湖衛士的61歲的漢水源村村民王開強開始了他當日的“巡河之旅”。

  一步步走,一點點看,深深淺淺的腳印里,王開強給記者講述著他的護水故事。從在周圍人不理解的目光中獨自堅持撿拾垃圾、管護河道,到成為“民間河長”,帶動越來越多的村民成為護河人,他說自己的心里始終有一份執著。

  “這河從咱門前過,可這水是要送到北京的呀!咱不圖啥,但絕不能讓黨和國家失望。所以,一定要讓每一滴水都清亮亮、甜滋滋。”王開強的話和他本人一樣質樸,充滿力量、分外堅定。

  據村民講,自從推行河長制以來,清晨的河邊,總能看見王開強的身影,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擰勁兒,“愛水、護水、親水”逐漸成了漢水源村人的“綠色自覺”。

  滴滴汗水換來涓涓清流。一位普通老人用日復一日的堅守書寫出的護水“成績單”里,鐫刻著陜南人民護一江清水的傾心奉獻,也彰顯著陜西在南水北調工程中的勇毅擔當。

  3月6日,記者站在位于丹江上游的二龍山水庫旁放眼望去,青山環繞,碧水如畫。

  看著一汪翡翠般嵌在山間的水,商洛市河長辦副主任、市河庫中心主任劉尚忠說:“為了保護丹江源頭的生態環境,我們先后投入6000余萬元,徹底整治二龍山水源地保護區內交通、農家樂等7大類34個問題,確保庫區水質常年穩定保持在國家二類標準以上。”

  一泓清水的守護,傾注了太多的奉獻與擔當,也催促著更多群眾和企業在“水文章”上持續探索。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在標準之上再添要求,努力保障每一滴水清、凈、優。”3月3日,在陜西省水務集團漢陰縣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生產技術指揮調度中心,公司總經理劉守文一邊通過平臺系統和手機APP演示他們如何通過信息化技術對縣城及集鎮生活污水處理進行遠程監管控制,一邊表情嚴肅地說。

  節水減污,強化河湖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提高管水能力,對于保證南水北調中線水質有著重要意義。

  為確保南水清澈,陜西省水務集團在漢陰投資建設處理廠1個、集鎮污水處理站8處、村級污水處理站6處,采用“AO+混凝沉淀過濾+接觸消毒”污水處理工藝,日均處理污水2.8萬噸,且保證各廠站出水水質均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準。

全國最美河湖衛士王孝文正在參加護河志愿活動,撿拾河道垃圾。 安康市水利局供圖

  鏡頭二 承諾 眾志成城護江河

  “再沒有人說我們干的是閑事了!”3月3日,站在安康市城區漢江公園水西門廣場,看著漢江畔歡聲嬉戲的孩童、愜意散步的老人,作為一名村級河長的安康市漢濱區老城街道辦事處西大社區黨支部書記劉全峰感慨萬千。

  在劉全峰的言說中,陜南如何通過推行河湖長制當好南水北調“護水使者”的艱難探索和顯著成效,一幀幀回放——

  為了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目標,安康市把河湖長制作為“一把手”工程,累計明確河湖長2902名,通過市總河長批示安排、靠前指揮,市級河長巡查督導、協調推進,縣鎮級河長一線解難、履職盡責,全面壓實責任鏈條,實現每條河流每個湖泊都有人管,并在全省率先探索推進“河湖長+警長+檢察長+法院院長”的行政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凝心聚力推動河湖保護治理取得成效。同時,充分發揮好護河員、義務監督員、志愿者“三支隊伍”的作用,努力構建全民治水、全民護水的治理體系。

  如今,隨著河湖長制的推進,安康河湖治理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據統計,截至目前,除了職能部門,全市有近3000名護河員、近300個公益組織的上萬名志愿者參與其中。

  “我喜歡這身紅馬甲,也喜歡這份工作。”65歲的古麗俠是一名護河員,熱情、健談的她聊起護河工作,爽朗的笑聲如一串音符跳動。她告訴記者,這幾年“共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江邊再也看不見洗衣服、洗車和亂扔垃圾的人,江里的水越來越清,岸邊的風景也越來越美,作為護河員的她成就感滿滿。

  “現在一走到江邊,心情就舒暢,巡河工作也成了一種享受。”古麗俠說,如今不僅自己天天行走在江邊,退休的妹妹也在她的動員下加入了護河隊伍。“大家都應該努力為一江清水添風采!”古麗俠說。

  漢中堅持“河長主治、源頭重治、工程整治、依法嚴治、群防群治”的“五治”方針,讓每條河都有“管護人”;安康推行“四長治河”,常態化開展“四亂”整治,吸納1萬余名志愿者協同推進大治理格局,共建美麗幸福河;商洛對水源涵養區內的6.9萬戶26萬人進行移民搬遷,讓“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成為現實……

  如今的陜南,抬頭是醉人的藍,四顧是怡人的綠,而每一個陜南人,都在這份藍綠交織的美麗中,光榮地守護著腳下那片土地上每一條“生態血脈”。

  鏡頭三 變遷 錦繡碧波映幸福

  “三千里的漢江喲,三千里流動的畫廊……春天的茶葉染綠了江水,夏天的蠶繭涌起雪浪……”

  一路北上,南水情長。然而護“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使命帶來的,遠不止水的改變。

  “親愛的家人們,快看!朱鹮又來和我們‘打招呼’了……”3月4日,在漢陰縣觀音河鎮合心村的一幢二層小樓前,網名為“陜南村姑娘”的陳紅正在給網友們展示自家門前的風景。她的手機鏡頭里,幾只朱鹮正在澄澈的觀音河上起舞。

  陳紅說,合心村本是個平平無奇的陜南小村莊,觀音河也沒啥名氣,可這幾年,隨著南水北調水源地保護工作逐步推進,周邊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過去難得一見的朱鹮等“自然精靈”頻頻亮相,而她也越來越意識到,家鄉的綠水青山里蘊藏著“金山銀山”。

  觀音河鎮副鎮長俞明喆介紹,這幾年來,為保障水源充沛、水質安全,鎮上對產業發展進行調整,全鎮7個村共栽植了2800余畝獼猴桃,大力發展以獼猴桃、蠶桑、中藥材為主體的有機生態產業,打造集采摘加工、觀光旅游、農耕體驗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產業鏈。2022年,群眾銷售獼猴桃鮮果20余萬公斤,實現產值200余萬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去年,漢陰縣觀音河被命名為“陜西省幸福河湖”。持續優化的生態資源,讓山里人真切地嘗到“綠色經濟”帶來的甜頭。

  “我現在有150畝拐棗,還套種了20畝獅頭柑和芍藥,根本不用為生計發愁!”陳紅笑瞇瞇地說,她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家鄉的山常青、水更綠。

  如今,在群山逶迤、碧水淙淙中,越來越多的陜西群眾和陳紅一樣,端上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

  洋縣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有機產品聚集區;寧陜縣漁灣村通過打造田園綜合體,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石泉縣明星村憑借養蠶產業,人均年增收超過2000元;漢濱、旬陽、白河、紫陽等地,引進深加工企業,生產的茶葉、魔芋食品、食用菌、琥珀核桃等暢銷國內外……

  綠水青山帶來好日子。

  翻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一系列部署指引發展方向,也讓陜西肩負的使命更顯光榮。

  春風正勁!

  瞧,那一泓浩蕩的清水正穿秦嶺、過巴山,入華北,在晝夜奔流中,激蕩著一曲追“清”逐“綠”的新時代生態之歌!(記者 陶玉瓊)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河湖水質 生態環境安全 護水故事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郧西县| 张家港市| 天台县| 克什克腾旗| 景洪市| 东兰县| 金门县| 铁力市| 芷江| 马关县| 犍为县| 高淳县| 灵川县| 黔南| 安阳县| 民权县| 长治市| 玉林市| 淮南市| 淮安市| 宜都市| 栖霞市| 田林县| 南充市| 祁东县| 浦江县| 洛浦县| 开江县| 大丰市| 华亭县| 长顺县| 敦化市| 东平县| 南开区| 文化| 南康市| 亳州市| 遂溪县| 怀集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