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就要到了,3月13日,陜西省消保委發布2023十大消費提示:謹防旅游、出行、家政服務、直播購物等消費陷阱。
1.旅游消費升溫快合理規劃安心游
今年以來,旅游市場快速回暖,旅游產品、服務投訴開始增多。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選擇口碑較好的正規旅行社或網絡平臺訂購旅游產品,特別提醒老年消費者要警惕各類“低價游、免費游、康養游”騙局,謹防養老詐騙;建議旅游從業者從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2.食品餐飲系民生,留存憑證好維權
省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食品和外出就餐要選擇證照齊全的正規場所,點餐應量力而行,拒絕浪費,索取并保留消費憑證,一旦發現商家存在違反食品安全規定、價格欺詐等行為,及時投訴舉報。
3.出行消費需求熱,線上訂房多留意
今年以來,出行住宿需求快速增長,線上訂購量明顯增加,其中存在大數據“殺熟”、退改簽手續繁瑣、費用高、宣傳與實際不符等問題。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訂購前可在不同平臺對價格、房型、退訂條件進行對比,詳細了解后再做選擇,并將預訂頁面、退訂規則、服務承諾等信息截圖保存。
4.心理咨詢投訴增,營銷宣傳勿輕信
去年以來,心理咨詢消費投訴增量明顯。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心理咨詢機構時應事先了解其資質證照、口碑評價、售后服務等情況,盡量選擇先體驗后消費,優先考慮按次付費模式,不輕易進行大額充值付費。
5.預付消費退款難,大額支出需謹慎
近年來,預付式消費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其中退費難問題尤為突出。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謹慎選擇大額、長期預付消費,服務內容、退費規則、商家口頭承諾、優惠等與自身權益相關的重要事項要落實到書面合同中,確保維權有據可查。
6.個人電商藏陷阱,細查明辨防掉坑
部分個人電商利用各大電商平臺將消費者引流至企業APP或引導消費者私下交易,采用虛假發貨、虛構物流信息等手段完成交易后失聯,消費者維權難度大。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購物時增強辨別意識,優選經營規模較大、信譽等級較高的正規網絡交易平臺及店鋪下單,謹防落入消費陷阱。
7.家政服務紛爭多,全面了解再簽約
去年以來,家政服務領域投訴量增幅較大。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選擇家政服務時,要通過多渠道進行了解和對比,選擇證照齊全、口碑良好、規模較大的家政公司;簽訂合同時,要對服務人員、時間、項目、收費標準以及雙方權利義務等條款進行細化約定。
8.直播購物勿沖動,正規平臺是首選
直播購物越來越受消費者關注和喜愛。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要選擇正規電商平臺和信譽較好的主播,在平臺官方鏈接內下單,不盲目相信“直播測評”和各類優惠促銷話術,謹慎通過直播購買售價昂貴的珠寶玉石、奢侈品等。
9.數字藏品新浪潮,理性消費莫跟風
近年來,數字藏品作為一種虛擬商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在不了解行業的情況下不盲目購買,購買時盡量選擇主流、用戶基數大的正規平臺,并注意要有收藏證書、區塊鏈識別碼等信息,識別抵制借數字藏品投機炒作詐騙行為。
10.付費會員套路多,服務提質是根本
付費會員制成為當前各大電商和視頻平臺的發展新模式。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會員服務前需了解具體權益內容,對于模糊表述要與客服確認。各平臺經營者也應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制定公平合理會員服務協議,在續費、升級、取消等功能設置上提升透明度,用優質的服務內容供給留住消費者。(記者 徐穎)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