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白瑤
“陜西的發展變化巨大,讓我們感到很驚喜與震撼,相信未來陜西必將大有可為。”5月29日至31日,由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主席、省政協常委鄭翔玲,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長、全國政協常委施榮懷率領的聯誼會參訪團來陜考察,實地感受陜西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這是一次感受“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探訪
科技創新是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5月30日下午,參訪團一行驅車來到西安交通大學創新港。
當前,西安交通大學正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新時代傳承弘揚西遷精神,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與龍頭企業在創新港建立以企業為需求、投入、管理、轉化主體的“四主體一聯合”的創新聯合體,打造“一中心、一孵化、兩圍繞、一共享”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在創新中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大學與企業合作共同研發推動成果落地,這種模式非常好。”在聆聽講解員對創新港數字展廳講解后,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徐莉說,陜西高校資源豐富,擁有良好的科研基礎和人才優勢,很期待陜西以科創賦能發展,成為內陸城市科技創新的典范。
參訪團成員、北京市政協委員馬春玲說:“以前企業需要自己找科研項目生產產品,但創新港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雙結合、雙研究,這是一種新穎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廣,未來希望與西安交大能達成相關領域的合作。”
“我最關心的還是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從這里可以看出創新港的起點很高,但科研成果轉化還需要思考如何與孵化基金合作、如何與市場結合這兩個關鍵。”參訪團成員、云南省政協常委伍達天說。
隨后,參訪團參觀了西安交大電氣學院校企聯合研究院、機械學院個性化組織3D打印與智能假肢平臺和腦機交互及醫療應用平臺、生命學院生命醫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進一步了解學校科研成果轉化等相關情況。
“大家經常說科研成果需要落地,但單靠科學家自身的力量實現市場化是很難的,但看了創新港的產學研模式后,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將科研成果市場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對于推進科技創新來說是大有裨益的。”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會務顧問、全國政協常委王惠貞說,香港也有著深厚的科研基礎,陜港應加強溝通交流,發揮各自所長,共同推動兩地科技創新開創新局面。
“可以將香港的研發技術帶到陜西進行落地轉化。”參訪團成員、省政協委員曾倩冰表示,政協委員要發揮好雙重積極作用,將陜西的變化多向世界宣傳,推動更多資源、人才來陜,助力陜港發展。
其間,參訪團一行還來到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當看到展臺上由企業自主知識產權“類人膠原蛋白”打造而成的美容護膚產品時,大家贊嘆不已。
2022年11月,巨子生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從公司的發展和產品來看,巨子生物發展前景廣闊,是一家值得看好的企業。香港擁有成熟的國際化市場,巨子生物借助香港優勢實現上市,逐漸被國際市場知曉、認可,陜西其他企業也可以借鑒這種做法,開拓國際市場。”參訪團成員、省政協委員方璇說,當前全國各地的生物醫藥企業都在高速發展,但企業不應局限于國內,應走出國門走向國際,主動將步子邁出去,踏足國際市場。
這是一次陜港雙向交流共謀發展的互動
共識在溝通中凝聚,方向在擘畫中清晰。5月30日,省委書記趙一德、省長趙剛、省政協主席徐新榮在西安會見了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參訪團一行。
趙一德、趙剛、徐新榮對參訪團來陜表示歡迎,向大家長期以來對陜西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趙一德說,香港是陜西最大的境外投資來源地和重要的進出口貿易伙伴,陜港兩地近年來的經貿合作越來越密切、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當前,我們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落實中國-中亞峰會涉陜成果,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希望廣大港區政協委員多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牽線搭橋、建言獻策,帶動和吸引更多港商港資港企特別是鏈主企業來陜發展,推動陜港合作再開新花、再結碩果。
“非常感謝陜西省的熱情接待!到了陜西就像回到了家里,有一種熱乎乎的感覺。”鄭翔玲說,此次來陜考察的參訪團成員來自香港各個領域,他們中既有朝氣十足的青年才俊,又有投資經驗豐富的著名企業家。“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來陜西,一下飛機,隨處可見的青山綠水和藍天凈土,讓大家一下子就丟掉了傳說中貧瘠干旱黃土高坡的印象。”
會見后,鄭翔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激動地說:“會見中一德書記非常通透清晰地將陜西的政策、制度和法規向參訪團講解,讓大家都覺得來陜西投資發展沒有錯,鼓舞了參訪團助力陜港交流合作的底氣和信心,已經有很多成員表示隨后會帶團再來陜西參訪。”
“笑談前路多險阻,赳赳老秦永向前。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陜西又喜逢中國—中亞峰會,面向未來陜西要再擂戰鼓、再振精神,吸引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國的企業和人才來到陜西、留在陜西、發展在陜西,我相信未來陜西必定迎來更大發展。”鄭翔玲表示,聯誼會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一如既往支持陜西經濟社會發展,為推動陜港全方位多領域合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這次會見也讓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青年委員會主任、河南省政協常委鄧灝康對做好內地與香港青年交流工作增添了信心。
“會見中我感受到陜西很關注香港的發展,當我提到自己是從事青年工作的,領導也表示可以多安排香港青年來到陜西,加強兩地青年間的交流。”鄧灝康說,未來會積極推動香港與內地青年的交流互動,帶動更多香港青年用腳步丈量神州大地的壯麗山河,用心來感受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
長期以來,陜西與香港合作緊密、關系密切。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參訪團成員表示,陜西和香港應進一步尋求更寬領域、更大范圍的合作,共同加快“走出去”步伐,攜起手來“并船出海”,通過優勢互補、項目共建,實現用“香港所長”貢獻“陜西所需”、“陜西所長”貢獻“香港所需”的目標,為陜西和香港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這是一次見證陜西文旅共融雙贏的考察
“太漂亮了,大家快看前面,那里就是大唐不夜城吧?”
5月30日晚,在前往大唐不夜城的大巴上,隨著一聲驚呼,參訪團成員紛紛起身透過車窗眺望。
燈火璀璨,光影中的大唐不夜城仿古建筑流光溢彩,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一位參訪團成員由衷贊嘆:“太美了,仿佛真的來到了唐朝!”
“從小我就對歷史很感興趣,特別喜歡讀歷史書,以前只能從書本中了解歷史,這次來到這里感覺書本中的內容變成了現實。”參訪團成員、省政協委員林孝能說:“大唐不夜城是我見過最熱鬧的街區,建筑、風光、表演美輪美奐,身處這里仿佛穿越到了唐朝,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陜西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未來希望多來陜西看看,感受更多與眾不同的文化魅力。”
千米長街一步一景,白居易筆下的雁塔題名、詩仙李白的醉酒吟詩、古詩古畫中的簪花仕女、青史留名的房謀杜斷……散落在史書典籍中的故事遺珠,大唐不夜城通過現代舞蹈、真人演繹、現場互動等形式,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
“走在步行街上,眼睛隨著各種表演不停地轉來轉去,一點都不覺得疲累。當前市場對于商業房地產的發展并不看好,但大唐不夜城能將這處商業房地產做得如此火熱,值得思考和學習。”長期從事房地產行業的鄧灝康說:“這次在了解了陜西蓬勃發展的文旅產業后,今后希望有機會參與到西安文旅地產的合作項目中。”
除了大唐不夜城外,參訪團一行還參觀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唐芙蓉園等著名旅游景點。
“早有耳聞陜西歷史文化資源豐富,親身來到這里確實被震撼了!這次來陜我主要是想了解陜西在文旅方面有哪些值得投資和合作的項目,果然不虛此行。”第一次來到陜西的參訪團成員、廈門市政協委員李金蓮坦言此行收獲滿滿,“陜西文化資源豐富,未來可以尋求與陜西文旅項目的合作。”
“這次看到陜西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我認為陜西文旅產業一定是未來可期、大有可為的。”施榮懷說,陜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西安又被稱為“十三朝古都”,這段歷史和積淀的文化是其他地方所無法比擬的,可以說看歷史、學歷史、懂文化就要來陜西、到西安,這也是香港青年增進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的最好方式。同時,在各省加速發展的潮流中,陜西應穩穩地抓住歷史文化這一與眾不同的優勢,突出文化陜西,宣傳陜西魅力。
據了解,此次參訪團成員中不少是80后、90后。施榮懷說,帶領年輕一代來到陜西就是為了讓他們親眼看看國家的發展,在感受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培植對民族、文化、國家的認同,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