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張宏
“為辦理企業遷轉,我費了很大勁,沒想到在商州區政務大廳,工作人員通過異地協調,很快就辦理好了遷轉手續。”7月9日,陜西秦山農翠商貿有限公司的楊先生對商洛市商州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的辦事效率贊不絕口。
楊先生的公司原落戶在山陽縣,今年,他想將公司遷轉到商州區,由于紙質檔案丟失,導致遷轉手續無法辦理。商州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得知情況后,立即與山陽縣相關部門協調,由公司設立地為楊先生打印電子檔案并加蓋公章,前置手續齊全后,迅速辦理了企業遷轉登記。
商州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張少珍在政務大廳向記者介紹道:“這是辦理水電氣的,這是辦理營業執照的,這是打印發票的……只要群眾遇到困難,我們的工作人員隨時提供幫助,要把辦不成的事想辦法辦成。”
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做到“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讓更多企業投資商州、建設商州?商州區副區長趙新選說,商州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聚焦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不斷轉變服務理念、簡化服務程序、提升服務質量,營商環境得到持續優化。積極開展“紅旗窗口”“服務之星”季度評選,激發了干部職工為民服務的熱情。
今年以來,商州區以“營商環境突破年”為契機,以服務企業、服務群眾為導向,印發《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和《建設營商環境最優區四十條措施》,成立由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建立“月度推進、半年點評、全年考核”的工作機制,搭建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的“四梁八柱”,營商環境責任人公示、服務企業發展早餐會、項目領導責任包抓等制度更加完善。今年1月至6月,全區新增市場主體2032戶,同比增長12%,市場主體累計達到33793戶。
讓數據多傳送,讓群眾少跑腿,“一網通辦”高效率,讓更多群眾感受到“保姆式”服務帶來的便利。“現在確實方便,只要手續齊全,信息一提交,營業執照很快就能打印出來。”商州區市民王先生對審批事項豎起大拇指。
此外,商州區還結合“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積極推行“容缺受理”,開展預約“延時服務”,開辟項目服務“綠色通道”,全面推行重點項目“一站式服務”制度,持續提高企業和辦事群眾的滿意度。“目前,政務服務大廳入駐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單位29家,設立辦事窗口75個,整合梳理辦理事項1304項。1月至5月,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9.76萬件,‘一網通辦’率達90%以上,辦理時限壓縮70%以上。”張少珍說。
與此同時,商州區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新設企業“微信辦照”比例達到94.04%。積極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2022年助力企業貸款22億元,落實留抵退稅5.3億元,惠及企業379戶。創新推出“實體進駐廳+24小時網廳+農村辦稅服務室”的便民辦稅新模式,372項業務實現“全程網上辦”,152項業務實現“最多跑一次”,“非接觸式”辦稅比例達到85%。
張少珍說,商州區積極探索“智能監管”新模式,分領域建立具有彈性的包容審慎監管制度,對市場主體首次輕微經營性違法行為建立“豁免清單”。開展政務數據與服務深度融合創新,在全省建成了首家“陽光食品智慧監管平臺”,全力打造“一網通管”“一網協同”的服務管理模式。
優者更優,強者更強。4月18日,全省營商環境工作現場會在興平市召開。會上,商州區被授予“陜西省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下一步,商州區將全力打造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市場更滿意的政策環境、支撐更有力的要素環境、預期更穩定的法治環境、親清更統一的政商環境,為實現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最優生態。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