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馮倩楠 記者 趙婧
信心,信心,還是信心。
1月26日,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委員訪談室”,民營企業家吳劍委員,圍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為中國式現代化陜西實踐提供有力支撐”暢所欲言,建言資政。
過去一年,我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扎實開展營商環境突破年活動,出臺《大力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在省政協委員、西安天幕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劍看來,這都是政府穩預期、增信心的信號,“幫助企業修復信心,就是幫助企業恢復元氣。”
好的環境成就好的企業,增信心重在優環境。吳劍認為,當下的營商環境距離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仍需不斷加強“硬措施”來托底,以實現“五個更加”,即法治氛圍更加濃厚、市場準入更加公平、司法環境更加公正、社會更加誠信、政府更加高效。
“陜企通”服務平臺,作為我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為民營企業提供包括訴求、政策、融資、供需、培訓、招聘在內的綜合性服務。
“要不斷打造‘陜企通’2.0、3.0、4.0版本。”吳劍建議,要持續增強“陜企通”服務平臺使用的便捷性、政策發布的權威性、訴求辦理的嚴肅性和及時性、數據集成的共享性,著力將“陜企通”平臺打造成受理企業訴求的窗口、解決企業問題的渠道、精準施策的陣地、評判成效標準的載體。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