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滿淑涵)3月26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日前,省民政廳印發《關于在城市社區建設嵌入式民政服務設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重點圍繞日間照料、社區助餐、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困難救助、社會組織孵化等方面需求,推動社區服務設施有機嵌入社區、公共服務項目延伸覆蓋社區。到2027年,全面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社區服務設施體系。
《通知》明確,堅持“保障基本、優質普惠,鼓勵創新、試點先行,健全機制、持續發展,因地制宜、務實管用”原則,綜合考慮人口分布、工作基礎、財力水平等因素,鼓勵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的市選取50至100個社區推進試點建設,積極探索構建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多樣化建設運營模式,靈活利用城市存量、閑置資源,實現社區嵌入式民政服務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
《通知》提出,在居民戶數在1000戶以上的社區建設日間照料中心,建筑面積不小于300平方米,床位數不少于10張,有條件的可設置一定的護理型床位,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托養等生活照料服務。
老年助餐服務設施應設置在居民聚集區、困難老人集中區、交通便利區。可按規定履行相關國有資產管理程序后,通過調劑、出租、轉讓等方式,將機關和事業單位閑置房產用于開展老年助餐服務。
兒童之家室內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無危險設施和安全隱患,配有專(兼)職工作人員和一定數量的志愿者。鼓勵有條件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和留守婦女以結對共建、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支持兒童之家建設。
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站應設置不少于30平方米的辦公區域和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服務功能區(含監護床位)。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專業社會組織開展宣傳引導、人員培訓、政策咨詢、信息排查、強制報告等相關工作。
困難群眾急難問題快速響應工作室按照“1+X”要求設置,“1”是指面向困難群眾咨詢服務的綜合窗口,“X”包括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和救助成效展示區、培訓議事區和日常辦公區等,在功能設置上體現主動、精準、溫暖、長效、智慧的救助服務特色。
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應由具備專業能力的樞紐型社會組織或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運營,重點培育提供養老、助殘、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等方面服務的社區社會組織,為初創階段的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場地設備、能力建設、財務指導、人員培訓、信息發布、需求對接、項目策劃督導等方面的支持。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