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第七場“深化‘三個年’活動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漢中市市長王建平圍繞“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努力建設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態城市”主題介紹相關情況。
今年上半年,漢中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4%,高于全省7.7個百分點。
綠色為底
擦亮高質量發展底色
綠色是漢中最亮麗的底色,也是漢中最大的發展優勢。漢中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打造踐行“兩山”理念的漢中樣板,為建設生態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錨定綠色發展方向,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加快鋼鐵、有色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清潔生產,構建綠色制造業體系。“十四五”期間,漢中市實施工業技改重點項目57個、總投資260億元;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實施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打造國家級和省級綠色園區2個、綠色工廠12家、節水型企業27家。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漢中市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培育壯大航空裝備、傳感器、工業母機、新型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文化旅游、研發設計、數字商貿、現代物流等業態;加快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積極謀劃實施抽水蓄能電站、頁巖氣勘探開發、光伏等重大項目,著力構建綠色能源體系。
大力培育生態經濟,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著力開發生態產品,編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方案。漢中市在各縣(區)組建“兩山”資源公司,統籌推進生態資源開發運營;著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推動生物醫藥、保健養生、康養旅居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漢方藥都·康養福地”品牌。
項目為王
撐起高質量發展“脊梁”
漢中市持續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以總量提升、結構提質、轉化提速、機制提效為目標,堅持不懈抓項目抓招商,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
在項目謀劃上,漢中市堅持“一年兩謀劃”和項目庫存動態平衡,全面啟動“十五五”規劃前期研究,圍繞生態城市建設、漢江上游凈水保護、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累計謀劃重點項目1595個、總投資1.32萬億元。
為加快項目建設,漢中市實行月調度、季觀摩工作機制,狠抓項目入庫、開工、投產等關鍵環節,全流程督辦抓開工、全鏈條保障抓建設,統籌推進56個省級重點項目、494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形成更多實物量、工作量、投資量。
精細化、高效化招商引資。漢中市堅持市縣領導帶頭抓招商,今年開展分隊招商114次,新簽項目395個、總投資325.42億元,招商項目轉化為建設項目轉化率、到位資金轉化為固定資產投資轉化率均創歷史新高。
生態優先
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
漢中市始終牢記“國之大者”,持續深化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咐?ldquo;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政治責任,實施幸福河湖建設行動,漢江、嘉陵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標準,全市優良水體占比100%,2023年度水質改善幅度居全國第五、全省第一。
以最嚴要求抓好秦嶺和巴山生態保護,當好秦巴生態衛士。漢中市森林覆蓋率達64%,濕地面積達392.74平方千米;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秦嶺四寶”和諧共生,朱鹮野生種群數量突破7000只。今年7月,全國首個國家級朱鹮保護研究中心落地漢中。
推進生態系統治理。去年以來,漢中市實施礦山生態修復治理94.1公頃,創建2個國家級和10個省級綠色礦山,7個縣(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縱深推進“氣化漢中”建設,漢中市空氣優良天數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負氧離子平均濃度每立方厘米超過1萬個。(記者 段承甫)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