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實習記者 楊小妹 記者 趙婧)8月14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三個年’活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勝利圍繞“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陜西新篇章貢獻榆林力量”主題介紹有關情況。
據介紹,今年以來,榆林市以“三個年”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社會總體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1-6月,地區生產總值增速5.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7%,固定資產投資增速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4.8%。截至7月份,經濟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的態勢,1-7月,鐵路貨運量增長10%,同比環比都在增長。公路貨運量增長2%,1-7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3%,工業用電量增長3.3%。
“六個新突破”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在轉弱,國內經濟有效需求不足,企業經營普遍比較困難,也遇到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張勝利表示,一方面,榆林始終同企業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幫助企業穩定市場預期,堅定企業的信心;另一方面,榆林制定出臺了54條幫助企業解難紓困的措施。
“通過努力,截至7月份,榆林停產、半停產企業比一季度減少了100多家,我們有力地穩住了經濟的大盤。”張勝利說。
“榆林的經濟總量去年邁上了7千億元的臺階,我們深刻理解,榆林的經濟穩在國企、活在民營,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這兩者對榆林都缺一不可。”張勝利說,榆林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兩個發揮,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兩個規范,規范全國統一大市場和全面規范招投標程序,通過政府投資領域的公平競爭,引領整個市場環境的公平競爭。
同時,榆林打造親商安商服務環境。去年,結合全省營商環境突破年出臺了榆林市優化營商環境“50+”政策體系,今年進一步深化,又推出了6個新突破。
“這6個新突破分別是:紅藍章制度、大廳之外無審批、聯審聯批制度、數字互聯互通、全程幫辦代辦、民營企業‘三進一帶’。”張勝利表示,紅藍章制度中的藍章,主要解決的是互為前置的問題,把過去的串聯審批變為并聯審批,大大節省了時間;而紅章主要解決合法合規的問題。通過這些努力,今年1-6月,榆林市新增市場主體8846戶,增長2.36%。
發展新質生產力 謀劃“五新”項目199個
榆林市結合實際不斷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堅定不移推動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全力推進新煤礦、新油氣、新煤電、新能源、新化工199個“五新”項目建設,持續做大綠色GDP,為轉型發展騰出時間和空間,預計到今年底,“五新”項目新增產值300多億元。在全產業鏈推動中,推動氫能與現代煤化工進行耦合,在全市推進氫能重卡、氫能公交車,推動榆林市現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也推動榆林市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榆林市始終堅持全產業鏈布局,全面推進國家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建設。圍繞高端能化、先進制造、文化旅游、現代農業4大板塊10條重點產業鏈,一手抓科技創新,一手抓招商引資,加快蘭炭、鎂鋁等傳統產業的設備更新、數字化轉型,推動氫能產業與現代煤化工產業耦合。
張勝利表示,榆林正在依托靖邊縣無人機測試中心,打造從研發、制造、測試、培訓到物流的全產業鏈低空經濟,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加速形成具有榆林特色的新質生產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