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早上,秋雨綿綿,位于柞水縣鳳凰古鎮步行街入口的鳳鎮中心衛生院里,患者卻比平時還多一些。20余名帶著孩子的群眾排著隊,期待醫療“國家隊”——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安市兒童醫院義診專家的到來。
“鎮上有一所幼兒園和一所九年制學校,一共有800多個孩子。我們十分歡迎兒童醫院的專家前來義診和健康宣教。”鳳鎮中心衛生院院長舒琴告訴記者。
9時許,西安市兒童醫院醫療隊隊長、西安市兒童醫院呼吸哮喘中心副主任石曉嵐和3名隊友乘車來到衛生院。分配診室、洗手消毒,石曉嵐和隊友顧不上休息,立即開始接診。
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今年9月起,省衛生健康委在全省推行巡回醫療制度,組織20余支醫療隊走進縣城和村鎮,西安市兒童醫院醫療隊就是其中之一。石曉嵐和隊友9月已在寶雞巡診了半個月,這次又來到柞水。
“一號難求”的專家上門看病
“大夫您好,孩子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晚上睡覺不踏實,還打呼嚕,胃口也不好,麻煩您給看一下。”黃女士向醫療隊隊員、西安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癥中心副主任醫師張慧平介紹女兒悅悅(化名)的情況。
經過仔細查體,張慧平初步診斷悅悅是腺樣體肥大。由于急慢性鼻咽炎反復發作等炎癥刺激,腺樣體會異常增生肥大,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
“您帶孩子去縣醫院做個鼻內窺鏡檢查或者鼻咽部X光片。根據腺樣體肥大程度,咱們再確定是進行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另外,孩子還有佝僂病癥狀,已經進入后遺癥期,建議您帶孩子到我們醫院胸外科進行矯正治療。”張慧平說。
隔壁診室同樣有不少小患者。“大夫,我孫女8個月了,出生后大便就一直呈糊狀,您給看看嚴重不。她爸媽都在外邊打工,我一個人帶她,把人愁的。”李女士抱著孫女向醫療隊副隊長、西安市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姜伊娟求助。
姜伊娟檢查發現,孩子腹部柔軟,腸鳴音正常,肝脾也不腫大。仔細一問,才了解到李女士目前還沒有給孫女添加輔食。“阿姨,孩子生長發育正常。建議回去后就給孩子把輔食加上,米粉、蔬菜泥、肉糊逐步添加,適當口服益生菌調理腸道菌群,大便呈糊狀問題應該很快就可以解決。”姜伊娟說。
陸續有家長帶著孩子趕來看病、咨詢。醫療隊4個人忙了一上午,除了看病,還為家長進行健康知識科普,出診結束已近13時。
“平時大人忙工作,孩子忙學習,這次西安的專家到‘家門口’給我們看病,真是太方便了。”
“帶孩子去西安看病,花銷大不說,還不一定能掛到專家號。現在大夫不光給娃看病,還為我們進行了育兒知識科普,真是太好了。”
……
醫療隊的優質服務得到了當地群眾的點贊。
既“輸血”也“造血”
“作為專科醫院,我們病種、專業劃分較細,而大部分基層醫院只有一個‘大兒科’。在選派醫療隊隊員時,我們會和當地衛健部門溝通,針對當地常見病、多發病及特殊需求,選派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專家。”西安市兒童醫院醫務部部長王潔說。
王潔介紹,除了義診,醫療隊還會帶教查房,進行疑難病例會診和技術培訓,既“輸血”也“造血”,幫助當地加強臨床專科建設、提升醫務人員技術水平。
10月15日、16日,張慧平和石曉嵐分別為柞水縣人民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的醫生作了“兒童心力衰竭的識別及救治”及“兒童哮喘的診斷治療”專題培訓。
“張老師圍繞兒童心力衰竭、新生兒重癥肺炎等疾病的診斷、用藥進行了詳細講解,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柞水縣人民醫院兒科醫生王玲說。
該縣婦幼保健院兒保科醫生藺彥琴表示:“聽了石老師的課,我對兒童哮喘的發病機制、診斷、用藥策略等有了更深的認識,受益匪淺。”
據統計,西安市兒童醫院巡回醫療隊在寶雞市隴縣、扶風縣及商洛市柞水縣累計診療患者600余人次,集中授課8次,培訓當地醫務人員近200人次,進村開展健康專題教育3次,受到了當地同行和群眾的歡迎。
“作為醫療‘國家隊’的一員,我們將全力以赴開展好巡回醫療工作,為小患者看好病。”石曉嵐說。
基層如何“留下”優質醫療隊
石曉嵐和隊友的巡回診療之路只是一個縮影。截至目前,陜西已有23家省直省管三甲醫院派出省級巡回醫療隊,足跡遍布全省11個市(區),重點覆蓋1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累計派出專家400余人次,義診巡診患者1.5萬余人次,培訓基層醫務人員4000余人次,開展健康宣教200余次。
平時“一號難求”的專家來到“家門口”診療,業內赫赫有名的“大咖”來到身邊“手把手”指導……如何為基層“留下”醫療隊,讓當地百姓得實惠,也讓基層醫生快速成長?衛健部門和醫療機構在探索路徑,積累經驗。
王潔表示,西安市兒童醫院希望與巡診對接的基層醫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醫院之間建立遠程協作網絡,醫生之間加強交流互動,讓巡回醫療常態化開展下去。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我們將深入基層,長期開展巡回醫療工作,提升優質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提高受援地區醫務人員的技術水平、醫院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群眾看病就醫體驗。”省衛生健康委醫政處相關負責人說。
送服務、教技術、強基層,“石曉嵐”們的巡診之路,仍將繼續。(記者 霍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