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中午11點半,恰逢配送高峰期,外賣騎手張奇騎著電動車,跟青門小區西區保安熱情打過招呼后,隨即進入小區穩穩將車停在一棟樓前,前后不超過一分鐘。之所以能這么快精準定位,還多虧了蓮湖區紅廟坡街道青門社區精心繪制的“騎手便民地圖”。而這張地圖背后,是一群社區工作人員的暖心和執著。
11月3日,記者從社區提供的一張A2紙銅版紙印刷的“騎手便民地圖”上看到,地圖清楚地標注了轄區的道路布局、醫院、餐飲店、超市、藥店、小區等信息,著實方便了新的外賣騎手快速找尋配送點定位,解決末端配送認路難問題。
青門社區所轄的20個院子多為老舊小區,具有房齡長,樓棟錯綜復雜等特點。加上部分院子門牌標識不清、內部道路復雜,尋找地址耗時耗力等成為外賣騎手比較“頭疼”的問題。
“有了‘騎手便民地圖’,現在進小區可比以前快多了,而且有了社區從中協調,我們與物業保安大哥的關系還不錯,能節省不少送餐時間!”11月3日,兼職外賣騎手張奇笑著說,自從11月1日社區發了這張地圖,他的送餐效率提高了不少,這兩日送單量多了將近三分之一,收入也隨之增加。
“這是我們的初級版本,后面將繼續豐富樓棟信息和電梯信息,將來要盡可能讓新手外賣小哥能快速、高效地規劃小區內最優配送路線。”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兩周前,社區專門找設計公司,在小區原民情地圖的基礎上精心繪制出便于外賣小哥工作的地圖,希望構建一個騎手友好社區,通過關心關愛、正向激勵,調動外賣騎手更好地參與城市基層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譜好城市基層治理“同心圓”。
在青門社區,有一群熱心的外賣小哥在積極參與社區治理。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份,社區聯合轄區部分外賣騎手組建了“城市觀察員”群。20多名外賣騎手化身社區的“流動哨”,通過“隨手拍”活動及時向社區反映食品衛生、占道經營、安全隱患、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社區管理員及時回復,迅速處理,搭建出一個線上線下的溝通交流平臺。截至目前,青門社區“城市觀察員”協助社區成功解決問題達40余個,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為了增強新就業群體的歸屬感,2021年,社區驛站為民服務“升級”,配備純凈水、紙巾、微波爐、泡面、火腿腸、巧克力等方便食品,為像外賣騎手一類的新業態就業群體打造一個避風港、落腳點、學習角。社區還聯合多家聯盟單位,不定期為他們提供政策宣傳、法律咨詢、矛盾協調、防詐宣傳等專項服務,讓暖心服務延伸至外賣騎手生活的方方面面。
“感覺自己也是社區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我們感受社區關愛的同時,也希望盡自己所能為社區的美好未來添磚加瓦。”一位90后的外賣騎手表示,社區還時不時邀請他們共享美食,他們從一件件小事上感受到社區的溫暖與關懷,也更加堅定了為社區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
“我們將建立更完善的機制,讓包括外賣騎手在內的新就業群體能夠真正感受到被正視、被尊重、被需要。”青門社區負責人李夢楠說,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基層治理中的新生事物,群體隊伍持續擴大,已漸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凝聚好這支力量,讓他們既能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也能找到自己社區“角色”,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城市基層治理,在惠民生、促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展開一場“雙向奔赴”。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靜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