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常委趙黎明 受訪者供圖
□ 首席記者 李榮
他是從業40年的律師專家、循循善誘的良師,以身作則教導年輕律師砥礪奮進;他是一名政協委員,堅持“敢發聲、善發聲、勤發聲”履職盡責。
“我,只是一名律師。”9月10日,記者見到省政協常委、陜西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趙黎明時,他謙虛地說。
趙黎明是第八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第十三屆省政協委員,先后提交70余件提案積極建言資政。
一條建議被司法部推廣
“王律師,我明白了,謝謝你的指導”“馮委員,以后有任何法律方面的問題隨時聯系”……中秋假期,省政協委員馮永強在撰寫一則社情民意信息時,因涉及法律層面的知識,他向自己的法律顧問王華律師請教。
像馮永強與王華這樣的“合作”,在省政協委員中并不少見。而為省政協委員配備法律顧問,則是源于趙黎明的建議,這也是陜西的首創之舉。
2009年,在擔任陜西省律師協會會長期間,趙黎明注意到,由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在撰寫議案、提案時,由于存在知識短板,會出現一些法律知識盲區。“我省有很多優秀律師,為何不能給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配備法律顧問呢?”
“有了法律顧問的把關,能確保代表、委員提交的議案、提案符合法理。”趙黎明說。經過多方走訪調研,聽取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后,他提交了關于為沒有法學教育背景的代表、委員配備法律顧問的建議。
讓趙黎明欣喜的是,他的建議經省司法廳認真辦理后,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同年,省司法廳經與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溝通協商后聯合印發文件,并精心挑選1051名優秀律師,免費擔任494位省人大代表、558名省政協委員的法律顧問,一對一提供法律服務,此舉開全國先河。目前,這項舉措已被司法部大力推廣。
事實證明,律師通過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免費法律顧問,間接起到了參政議政的作用,代表、委員議案、提案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提案促使政府法律顧問全覆蓋
2013年,趙黎明注意到,一些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下訪中經常會遇到群眾反映訴求,但由于身邊沒有法律從業者,答復時容易出現說不清問題的情況。
“律師具有職業、專業和實踐優勢,可以站在第三方視角客觀看待問題,運用專業法律知識幫助政府部門解決問題,架起群眾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梁。”趙黎明說,雖然當時省、市兩級政府聘請了法律顧問,但在一些區、縣、鄉級政府部門,沒有做到法律顧問全覆蓋。
在查閱其他省份做法后,結合陜西實際,在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期間,趙黎明提交了《關于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全覆蓋、提高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的提案》,建議在全省各級政府及各政府部門建立常年法律顧問制度。
提案交辦后,省政府法制辦充分吸納提案建議,在全省市級黨委政府部門實行法律顧問全覆蓋制度,并建立省級領導下訪律師庫,當年就有50名律師入庫助力開展下訪工作。趙黎明提交的這件提案被省政協評為優秀提案。
“這件提案辦理得非常好,從鄉、縣、市到省,真正做到了四級政府全覆蓋。”趙黎明說,對依法行政而言,法律顧問有助于制度完善、流程規范,尤其是在規范性文件合法合規性審查、重大合同協議審查、政府重點招商項目法律風險把控等方面,律師的深度參與起到了“好助手”作用。
目前,我省各級政府部門把聘請法律顧問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此舉促進了政府依法行政機制的建立,使政府部門管理決策進一步走向規范化、法治化。
當委員要敢于說“不”
“當委員要敢于發聲,敢于仗義執言,敢于說‘不’。”趙黎明說,提案辦理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委員提案會涉及多個部門,有的部門為了讓委員填寫“滿意”,會多次跟委員溝通協商,但委員要敢于對提案回復意見說“不”。只有認真履職,才能促使提案建議落到實處。
在趙黎明看來,發現問題、提出高質量建議是善于發聲的核心要素,政協委員不能為了提案而提案,要著眼解決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自擔任省政協委員以來,趙黎明所提提案涉及政治、經濟、法治等多個領域,每件都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特別是在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提交的《關于完善涉訴企業工商變更登記審查機制的建議》的提案,提出企業在涉訴、涉執期間不得更換法定代表人,建議建立涉訴、涉執企業登記審查機制,以此杜絕企業及其法定代表人逃避法律責任等情況發生。這件提案得到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經上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案部分建議被吸納到2022年3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之中。
“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群眾信任我們,作為政協委員就不能偷懶。”趙黎明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不能因為提案沒有被采納就停止思考,不再及時為群眾發聲。要牢記委員身份賦予的責任擔當,時刻嚴于律己,立足崗位實際,深入基層調研,傾聽群眾呼聲,做一個有良知、利于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