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大莊林區。
紅堿淖遺鷗。
國華電廠。
神木市水磨河林場。
深秋的麟州大地絢麗多彩、如詩如畫。
極目遠眺,漫山紅葉,湛藍天空,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4個國控斷面水質連續5年穩定達標,禿尾河高家川斷面連續5年優于國家考核標準;大氣環境質量6項考核指標連續兩年全面達標,年均優良天數達到300天以上;紅堿淖濕地湖心島生態修復與遺鷗種群保護案例入選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
一串串數字,一項項成就的背后是神木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利劍”行動,更是構筑黃河生態綠色長廊,鑄造綠色神木、生態神木的使命與擔當。
這座因煤而興的城市正在以綠為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大力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用生態環境“含綠量”催生經濟發展“含金量”。
勇做排頭兵 千方百計繪就藍天碧水新畫卷
神木聚焦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連續5年開展鐵腕治污攻堅行動,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藍天白云常伴,是群眾所盼。神木從工業污染源防治和清潔能源推廣入手,2024年新增集中供熱入網用戶1709戶,新增入網面積約42萬平方米,城區清潔取暖覆蓋率100%。投入1億元專項資金在全域開展道路揚塵和路域環境綜合整治,按照“控源、抑塵、清理、美化、整頓、提高”方針,全面整治全市高速公路、國省干線、農村公路共7000余公里,投資3000萬元在精煤路、開源路、人民路等7條重要路段完成霧樁建設。其中,云川大道霧樁已投入運行,空氣凈化降塵效果顯著。全市路域環境得到整體改善,為市民創造優美出行環境的同時,也擦亮了國家級衛生城市的名片。
榆林市生態環境局神木分局(以下簡稱“神木分局”)牽頭建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機制,通過專家團隊駐點服務,實施污染源精準管控。大氣專班成員和專家團隊晝夜巡查環境空氣站點周邊3公里范圍內建筑工地、裸露土地、餐飲油煙等點位,通報當天問題和空氣質量變化情況,督促各責任單位立行立改,并將整改情況上報神木市大氣污染治理工作微信群及大氣管理助手APP,對于未完成整改的問題,組織開展“回頭看”,堅持“問題不整改不放過”。截至目前,通報問題559個,已完成整改441個。
2022年神木首次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2023年連續達標,2024年1—10月優良天數較去年同期增加11天,PM10、SO2、NO2、CO等空氣質量指標均同比下降,大氣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實現全面達標。
碧水繞城常在,是民生所需。神木持續加強重點涉水企業監管,依法嚴厲查處偷排溢流等違法排污行為,持續鞏固黃河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河湖“清四亂”、城區雨污分流改造、城鎮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統一運營等工作成果。全面開展神木市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工作,已完成1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務。目前,共建設污水處理廠(站)66座,總設計日處理能力約14萬噸,由神木城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實現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運營。建立健全污水收集管理模式,部分鎮街共加裝污水收集罐84個,因地制宜、有效治理農村污水,聯合住建局開展污水處理廠從業人員培訓,進一步提升了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水平。
今年1—10月,神木四個國考斷面水質均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其中禿尾河高家川和烏蘭木倫河大柳塔兩個斷面優于國家考核要求。
肥沃凈土永留,是發展之需。神木堅決打贏凈土保衛戰,守護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水缸子”。目前,神木已完成28個疑似生態破壞圖斑所有點位基礎信息調查補充、圖斑的實地核實和相關資料的收集上報工作。督促指導68家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完成了土壤隱患排查報告和土壤、地下水監測方案的編制工作,暫未發現污染。完成錦界工業園區內17家重點監管單位的土壤和地下水排查工作,也未發現有污染,全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
勇做攻堅者 一心一意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為了解決工業固體廢物基數大、種類多、增速快、利用率低、利用途徑單一難題,神木市率先申請生態環境部“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出臺《神木市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管理辦法(試行)》《神木市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行動方案》,為固廢環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海螺灣“無廢街區”工程正在進行;再生資源互聯網回收平臺“麟回收”上線試運營;編制神木市靜脈產業園規劃,擬將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市政污泥、餐廚垃圾、園林垃圾集中利用處置;深化“無廢細胞”建設內容,編制“無廢城市”科普手冊系列課程教材……
同時,固廢環境管理堅持“入平臺、控源頭、管過程、推項目”的原則,將主要產廢、利廢、處置企業納入榆林市固廢信息平臺管理,實現一般工業固廢的產生、轉移、處置、利用數智化閉環監管。確定12個固廢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已建成陜煤小保當煤礦和張家峁煤礦矸石井下填充項目、陜西德彰環??萍加邢薰倦娛C合利用項目等5個項目,新增固廢利用能力600余萬噸/年。31家大宗固廢重點監管企業均已編制固廢綜合利用方案,其中,4家企業已建成井下充填項目,其余企業均委托第三方處置大宗固廢。
近年來,神木分局聯合屬地政府、公安等部門加強協作,完善部門聯合督辦機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固體廢物執法檢查,堅決查處煤矸石亂傾亂倒和露天晾曬煤泥行為。對工業固體廢物傾倒問題,有責任主體的,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能要求,依法追究相關企業主體責任;追溯不到責任主體的,聯合屬地政府立即進行清理、取締并恢復原狀。2024年共開展固廢專項執法檢查30余次,立案28起,處罰282萬元,移送公安局3起,行政拘留4人,問題點位已完成整改,初步遏制了神木市固廢亂傾亂倒勢頭。
勇做引領者 凝心聚力筑牢生態保護屏障
神木市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印發《神木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夯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責任。出臺市級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建立常態化監督檢查、全覆蓋督查、突出問題專項督查等機制,明確和細化“一崗雙責”要求。將黨委政府生態環保工作職責深化拓展至鄉鎮(街道)一級,打通生態環保責任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全鏈條、多層次、廣覆蓋的責任體系。
“十四五”以來,神木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421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入黃泥沙2000多萬噸,水土保持率提升至57.6%。2024年累計完成林草生態建設任務25.3萬畝,主要實施陜北地區退化生態系統治理與修復、中央財政國土綠化、沿黃防護林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試點等林草建設項目19個,作業區涉及爾林兔鎮、馬鎮鎮、西沙街道等18個鎮街,栽植樟子松、油松、側柏、山杏、河北楊、檸條、臭柏等各類苗木2800萬余株,投資68億元實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神木毛烏素沙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修復項目,按照“喬灌草組合固沙,采空區治理兼顧,農牧業帶動增收”的思路,力爭打造全國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示范項目。
紅堿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目前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棲息鳥類數達195種,已成功實施230萬尾瓦氏雅羅魚、200萬尾鯽魚的增殖放流工作。累計投資6000余萬元實施東岸碼頭南沙化地治理項目、湖濱濕地治理項目、水生態治理項目及耐鹽堿魚類繁育和馴化放流項目4個,并采取多種方式有效增加入湖水量,改善保護區內土壤鹽堿化、草原濕地退化嚴重等問題,削減COD、總氮、氨氮等有機污染物,為鳥類提供食物和優良的棲息環境。
跋山涉水,步履不歇;山高水長,初心未改。神木正在把傳統的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工程拓展到為群眾提供清澈的水、健康的食品、干凈的空氣、美麗的公園、整潔的巷道這一更大意義的民生工程上來,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不負青山,向美而行。神木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攻堅克難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讓綠水青山“高顏值”真正轉化為金山銀山“高價值”,實現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多贏共贏。
(王璐 李嘉怡)
神木分局供圖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