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帥
“熊貓,這是熊貓。”
“我喜歡羚牛。它好大呀。”
……
12月5日,秦嶺四寶科學公園迎來了35名特殊的孩子,他們是來自周至縣樓觀臺聾啞學校的特殊兒童。在志愿者和學校老師的陪伴下,孩子們近距離接觸秦嶺四寶和野生動物,紛紛與動物合影留念,感受奇妙的大自然。
12月5日是第39個國際志愿者日。在陜西,上百萬名志愿者、上萬支志愿服務隊伍積極響應號召,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開展理論宣講、助殘幫困、科普支教、文化惠民、醫療義診等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為寒冷冬日增添濃濃暖意,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同心同向 志愿同行”
12月3日,由陜西省委社會工作部、西安市委社會工作部主辦,長安區委、區政府承辦的陜西省“12·5”國際志愿者日主題活動暨西安市“同心同向 志愿同行”新時代志愿服務項目啟動儀式在西京學院舉行。
“很多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日常生活很不方便。我們從自己家開始,幫助長輩解決困擾,再一步步到社區,幫助越來越多的老人。”活動現場,西安市退役大學生士兵紅十字“三獻”志愿服務隊講述了他們幫助老人跨越數字鴻溝的故事。
“愛心粥屋”創辦人、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陳笑說:“從最開始的5名熱心人到現在的2000余名志愿者,6年多來,粥屋一直免費為周邊孤寡老人、傷殘人士及環衛工人提供愛心早餐。我們因共同的夢想相聚相識,也因共同的堅守相互依靠,早已親如一家人。”
一個人帶動一群人,一群人溫暖一座城。在西安、延安、漢中……三秦大地志愿服務蔚然成風,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事業,讓“志愿紅”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關愛“一老一小” 成就“朝夕美好”
12月5日,商洛市巾幗志愿者協會赴商州區大趙峪街道冀村開展主題活動。
志愿者為大趙峪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的23名困難兒童發放了價值8300元的“壹基金溫暖包”,并為老人包餃子,叮囑他們天冷加衣、注意身體。志愿者以實際行動關愛孤寡老人和山區兒童,傳遞社會正能量,弘揚時代新風。
“一老一小”牽動千家萬戶,關乎民生福祉。國際志愿者日到來之際,全省各地志愿者圍繞“一老一小”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聚焦老幼需求,關愛未成年人及老年群體。
12月4日,金色蓮華志愿服務隊在西安市蓮湖區民政局正式成立。隊長、陜西省道德模范張定芳說:“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我們要帶動更多的‘銀齡’伙伴加入為老服務事業。”
目前,金色蓮華志愿服務隊共有20名志愿者,平均年齡61歲。他們都是轄區老年群體中的先進典型,為轄區高齡、困難老人提供助餐、文藝表演、鄰里互助等志愿服務。
12月4日,安康市志愿者聯合會舉行了“12·5”國際志愿者日主題活動,成立安康市首支銀齡志愿服務隊,并舉行了授旗儀式。當天下午,服務隊走進養老院,為老人送去文藝慰問演出,并開展了AI中醫遠程檢測服務。
貢獻志愿力量 創造美好生活
社會治理現代化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志愿者扎根基層、聯系各方,在充實社會治理力量、優化治理資源配置、提升治理整體效能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月30日,在千陽縣張家塬鎮七一村,志愿者為退伍老兵送上了一場特別的演出。這是寶雞上善公益聯合會實施的“情暖最可愛的人”系列志愿服務項目。項目自實施以來,已舉辦多次演出,開展了6次慰問現役軍人活動。
12月5日,延安市“12·5”國際志愿者日志愿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鳳凰廣場舉行。張思德消防志愿服務隊、山丹丹青年志愿服務隊等15支志愿服務隊的160余名志愿者,在現場開展交通安全、環境保護、退役軍人優撫政策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
貢獻志愿力量,創造美好生活。如今的三秦大地,“志愿紅”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以實際行動書寫著一個個溫暖的故事,聚起點點微光,匯成璀璨星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