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新聞背景:青年是城市的未來。2022年4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共青團中央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并明確提出要積極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推動“青年創新創造活力與城市創新創造活力相互激蕩、青年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
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民革陜西省委會提交《關于構建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提案》,關注城市“青和力”。
此前,民革陜西省委會通過調研了解到,我省青年群體工作與生活失衡問題突出,通勤難題亟需解決,人才外流現象嚴峻,青年就業創業環境有待提升。同時,住房、婚育、教育、創業支持也是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要一一破解發力的問題。
為此,民革陜西省委會建議,要引導青年平衡工作與生活,將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納入醫保體系,按服務項目或療程合理設置報銷比例,確定綜合性醫療機構和專業服務機構名單,簡化報銷流程,為青年心理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加大社工機構購買服務力度,為有需要的青年群體提供心理疏導、就業幫扶、教育培訓等服務,開展小組工作與團體輔導,促進專業引導與同伴支持。
如何緩解青年人通勤焦慮?民革陜西省委會在提案中建議,應合理調整交通網絡,省內各地公交集團可設置青年友好主題公交專線,串聯青年生活工作聚集地,將其打造成青年通勤專線;定期策劃推出特色活動,例如播放青年喜愛的音樂、熱門劇集或體育賽事等,提升青年出行體驗。就西安而言,還可以統籌搭配地鐵快線與普通線路,實現雙線并行的地鐵格局,根據工作日早晚高峰期以及節假日客流量,選擇部分站點作為停靠點,重點考慮鐘樓和小寨等商業核心區、西安北站等交通樞紐以及高新區等產業聚集區。同時,合理安排地鐵快線的發車頻次、運行時長等,方便青年工作生活。
良好的創業政策、優質的服務環境,是青年創業成功的基石。民革陜西省委會還建議,加大對創業大學生的扶持力度,設置“大學生創業再融資基金”,組織專業團隊對申請人進行全面評估,對符合條件者給予低息貸款等優惠政策。相關職能部門應主動走進青年人才和初創企業,根據企業類型、發展階段或個人職業特點等提供定制服務方案,滿足個性化發展需求。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