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恒宇
“這個工作待遇如何?”“你們提供住宿嗎?”“我沒經驗,你們這里提供免費培訓嗎?”……2月13日,延安市緊緊把握勞動者求職擇業和企業復工復產“黃金期”,采取“線上線下”聯動模式,在延安市寶塔區鳳凰廣場舉行延安市2025年“春風行動”啟動儀式暨專場招聘會。
招聘活動現場,求職者絡繹不絕,每家企業招聘展位前,都有不少前來咨詢面試、投遞簡歷的求職者。為方便求職者選擇,各用人單位通過展板將所需工種、待遇、招聘人數等信息一一羅列。
家門口的機遇
如今,在家門口就業是很多人的選擇。去年剛剛大學畢業的景甜甜在招聘會現場“相中”了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崗位。
“我想應聘南門里Park商管公司的運營助理崗位,每月工資4000多元,而且離家近。”景甜甜說。
記者看到,招聘活動現場設置了招聘活動區、政策宣傳區、蘇陜招聘區、勞務品牌培訓招生區、直播帶崗區5個專區,為農村勞動力、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提供求職招聘、培訓招生、職業指導、政策咨詢、社保宣傳、勞動維權等各項就業服務。
“我們主要招聘退役軍人、大學生。對退役軍人,我們會免費進行培訓,等他們獲得不同等級消防設施操作員職業資格證書后,再匹配相應的就業崗位。”陜西天蔚應急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喬樹森介紹。
本場招聘活動共吸引了270余家企業參與,帶來崗位1.8萬余個,招聘行業涉及物流貿易、市場銷售、餐飲服務等領域,工作地點包括西安、延安、無錫、福州等地,力爭滿足廣大求職者多元化的求職需求。
老手藝新舞臺
如何打造就業金字招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這離不開培育特色勞務品牌的路徑探索。
近年來,延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構建“勞務品牌+技能培訓+就業創業”工作鏈條,制定《延安市勞務品牌培育創建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按照“一縣一品”“一縣多品”工作思路,培育富有陜北風、土特產、老手藝的延安特色勞務品牌。
剪紙、刺繡、腰鼓等非遺項目得以傳承的同時,正以“非遺+”的方式帶動更多人就業。
在甘泉元芝民間文化營銷有限責任公司招聘展位前,前來咨詢的求職者接二連三。“我們公司目前招聘剪紙工、刺繡工、腰鼓手。剪紙和刺繡是按件計算工資,員工可以居家工作,也可以到公司來。對腰鼓手,我們有統一的崗前免費培訓,有演出時,需要按照公司要求出勤。”該公司負責人高鳳英說。
結合現代服務業,寶塔區打造了“寶塔月嫂”等高品質服務型勞務品牌。在延安市樂貝兒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招聘展位,不時有求職者前來咨詢月嫂的崗位需求和福利待遇。
“我今年31歲,中專學歷,之前在外地上班,現在想回來工作。招聘會上月嫂的工作,不但提供免費培訓,而且工資可觀。”市民賈凱麗說。
“城”與“才”雙向奔赴
連日來,延安市各地舉行2025年“春風行動”就業創業招聘活動,努力促成供需“雙向奔赴”,迎來新春“開門紅”。
洛川縣提前到縣內各個企業收集了涵蓋服務業、電商等領域的崗位信息,精心組織20多家企業,提供了180多個就業崗位,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技能水平求職者的需求。招聘活動現場,相關單位組織工作人員為求職者提供職業規劃咨詢、就業政策解讀、勞動權益維護指導等服務,確保大家在求職過程中少走彎路,安心就業。
回鄉創業,大有可為。2月14日,黃龍縣大學生創業街區啟動儀式暨青年人才聯誼活動舉行。本次活動以“百名大學生話黃龍發展未來”為主題,旨在打造黃龍人才洼地,充分激發人才支撐高質量發展活力。大學生創業街區是黃龍縣委組織部按照為人才“搭臺子、架梯子、鋪路子、想法子”的思路,整合多方資源,打造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大學生創業街區驅動平臺和現代人才科技創新綜合體。街區主要包括黃龍人才工作站、大學生之家、流動黨員之家、院士(專家)工作站、智創中心、電商服務中心及各入駐企業的創業基地和營銷平臺。
“為促進創新創業,黃龍縣推出了涵蓋場地支持、創業培訓、項目孵化、稅收減免在內的‘黃金十條’優惠政策。”黃龍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高飛介紹,這些政策彰顯了黃龍縣打造青年友好型創新創業高地的決心與智慧,將為創業者提供堅實的后盾,為他們注入強大的信心與動力。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2024年,延安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6507人、失業人員再就業683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394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38億元,完成補貼性技能培訓2.57人次,各項就業指標均超額完成預期,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春風行動’系列活動將持續至3月底,市、縣兩級人社部門將陸續舉辦27場專場招聘活動,同時繼續收集外地和本地優質企業的就業崗位,為廣大求職者提供暢通的就業渠道,促進用人單位和求職者人崗匹配。”延安市就業服務處副主任蘇鵬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