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HH-100航空商用無人運輸機在榆林開展無人航空支線物流示范運輸工作。 受訪單位供圖
記者 沈謙
1月3日,記者走進位于延安市安塞區的安塞華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該公司的高亞音速航空器配套渦噴式航空發動機項目現場,工人正在新建成的廠房內調試設備。項目負責人呂寶鵬告訴記者,目前,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二期正在調試設備。項目全部投產后,可年產無人機專用單型號渦噴發動機2000臺、特種無人機2000臺,將助力無人機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國產化,為陜西培育和發展低空經濟、加快構建先進制造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安塞華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公司的高亞音速航空器配套渦噴式航空發動機項目建成投產,得益于我省無人機產業的高速發展。
近年來,陜西積極布局無人機產業鏈,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超過300家,形成了結構完整、各環節緊密聯系的產業生態系統。陜西無人機已成為快速崛起的空域新力量。
發展起步早 龍頭帶動強
陜西作為航空大省,與無人機產業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較多,無人機技術和產業發展起步早、基礎好,在軍用無人機和大中型無人機發展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近年來,陜西根據發展實際,以無人機產業鏈鏈長制為牽引,建立了省級無人機產業發展協調機制,并設立無人機產業發展專家咨詢組,加強無人機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定期研究分析產業發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問題。
目前,陜西無人機已形成產業集群,區域分布特點鮮明。西安市以研發制造為主,包括西安航空基地、西安航天基地、西安高新區、西咸新區、西安經開區等。榆林市充分發揮低空經濟改革試點和應用場景優勢,發展無人機測試、培訓及支線物流。延安市重點發展渦噴式航空發動機及高亞音速特種無人機。寶雞市重點發展旋翼機及配套發動機、航空機載設備和航空新材料。漢中市重點發展中型運輸機及特種飛機,打造中型渦槳運輸機研制基地及航空配套產業基地。
在產業聚集的同時,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也日益強勁。
2024年12月30日,由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飛民機”)研制的陜西最大商用無人運輸機——HH-100航空商用無人運輸機在榆林首次“上崗”,開展無人航空支線物流示范運行工作。
西飛民機作為陜西民用飛機研發生產的龍頭企業,依托自身特點,以及完善的滿足適航要求的研制體系、生產保證體系和運營支持體系,布局無人機產業,開展大型無人運輸機項目研制。該公司自主研制的HH系列航空商用無人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2噸,滿載航程520公里,最大巡航速度每小時300公里,具有載重大、航程遠、安全性及貨運效率高、成本低等優點,改變了我國智能化、無人化、大型化航空運輸裝備缺少的現狀。
創立于2014年的西安羚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羚控電子”),主要從事以特種無人飛行器為代表的智能無人裝備研發、制造及相關服務。羚控電子先后推出管式發射無人機、中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垂直起降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等20余款成熟產品。這些無人機產品廣泛應用于智能巡檢、物流運輸、無人化空投、森林防火、氣象探測等領域。
目前,以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羚控電子、西飛民機、中天飛龍(西安)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科為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快速發展,為陜西無人機產業鏈持續壯大注入了新動能。
探索新機制 加速產業化
2024年11月14日,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陜西無人裝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無人裝備公司”)發布靈活配置重型無人機產品。該款重型無人機由無人裝備公司聯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一飛院”)設計研發,由西安馳達飛機零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制,填補了國內軍民兩用靈活配置重型無人機市場空白。
無人裝備公司董事長曹江告訴記者,該款產品翼展25米,最大起飛重量16噸,最大載重6噸,配備可快速更換的重載任務艙。該重型無人機具備大載重、高升限、寬速域、短起降、大功率等優勢,擁有積木式機體架構、開放式系統架構,具有可充分利用民用產能規模化分布式生產的成本優勢;可通過換裝不同模塊化任務載荷,廣泛應用于智能物流運輸、應急救援、國土資源保護等領域。
無人裝備公司成立于2023年5月,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就推出靈活配置重型無人機,得益于新的機制。
“無人裝備公司通過整合科技、金融、制造等資源,建立了全新的無人機研發生產機制。”曹江告訴記者。無人裝備公司推出的該款產品技術來源于一飛院,但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市場需要整合各方資源,形成專業的運營團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西安市立足航空航天產業優勢,加速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在對該產品深度調研后,西安市政府提出以產業引導資金牽頭,以構建市場化團隊為路徑,以整合科技、制造、市場等多方資源為保障的發展路徑,全力打造無人裝備公司這一集多方優勢于一體的創新載體。
無人裝備公司雖然是一家新成立的無人機研發生產企業,但從成立之初,就擁有國內一流的技術和完整的生產配套能力,并依托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斷進行成果轉化,將西安特有的優勢資源高效整合在一起,迅速構建了一家快速發展的實體化企業。
下一步,無人裝備公司將以發展新一代無人機系統為先導,重點完成靈活配置重型無人機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積極搶占國內外無人機市場;通過繼續深化技術研發,推動我國無人機技術創新升級。
安塞華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是基于整合多方優質資源成立的一家企業,無人機和發動機技術主要基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和電子科技大學,主要投資方是綿陽慧視光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制造方為延安的企業。正是基于多方優勢的匯集和體制機制的創新,該企業已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體制機制創新為陜西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延伸產業鏈 形成新優勢
陜西無人機產業鏈不斷延伸,帶動了低空經濟相關產業發展,實現了延鏈補鏈強鏈。
總投資約6000萬元的無人機系統一體化檢測能力及適航鑒定試驗能力建設項目,由愛生無人機試驗測試靖邊有限公司建設。其建設內容包括無人機系統一體化試驗態勢分析系統、面向場景的虛實一體環境模擬系統、無人機系統適航安全性評估系統3部分,旨在打造開放共享的無人機系統一體化檢測及適航鑒定試驗服務平臺。該平臺可支撐無人機產品研制、技術成果轉化等,將有力促進陜西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面對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的大趨勢,近年來積極開發研制“天和智航”低空空域監視系統、通航移動塔臺指揮車、低空多任務智能電子防御系統、便攜式無人機處置設備等產品,為未來低空安全和國防安全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低空經濟業務中心副總監崔院妮介紹,公司打造的低空多任務智能電子防御系統,被譽為能夠快速發現和攔截無人機目標的“多面手”,可以提供無人機等低小慢目標精準的方位、距離和速度信息。
下一步,陜西將加快建設國內領先的無人機產業基地,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發展壯大,謀劃支持并加快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助力陜西無人機產業發展步伐持續提速,不斷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讓無人機產業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