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
省人大代表、西安市鄠邑區區長 汪國棟
省人大代表、寶雞市岐山縣縣長 張軍輝
記者:目前縣域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如何?
汪國棟:不管是實施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戰略,加速城鄉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還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縣域都發揮著關鍵作用。從眼前看,發展縣域經濟是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舉措。因此,發展縣域經濟既正當其時,又至關重要,更大有可為。
張軍輝: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大中城市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轉變,一些傳統產業逐步向縣(市、區)轉移。陜西把縣域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強調“縣域經濟怎么重視都不為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這為省內各縣(市、區)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但另一方面,同質化競爭、縣城承載能力不足等問題也給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了一些新挑戰。
記者:近兩年陜西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最大變化是什么?
張軍輝:近兩年,陜西縣域經濟的地位不斷凸顯,規模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效益不斷提升,已經進入總量整體跨越和質量系統躍升并重的關鍵時期。全省涌現出了一批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縣域工業集中區。比如蔡家坡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正在創建國家級經開區。再比如岐山縣,主導產業是“一輛車”和“一碗面”,2024年整車產量同比增長53%,本地配套率達到了40%,“一碗面”經濟總產值達到160億元。
汪國棟:首先是經濟總量上的明顯變化。從數據看,全省縣域經濟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增速始終高于全省增速。其次從發展質效看,83個縣(市、區)因地制宜謀發展,實現了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形成區域協同、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有力支撐陜西高質量發展。以鄠邑區為例,我們朝著“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拓展區和現代化品質新區”這個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區生產總值、工業產值實現躍升,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三大主導產業嵌入省級重點產業鏈條,向集約化、集群化發展。
記者:2025年,如何進一步釋放縣域經濟發展的潛力?
汪國棟:縣域經濟的本質就是特色經濟。2025年,我們將抓住這條主線,緊盯打造“詩畫鄠邑、品質新區”目標,找準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的階段側重點,研究、運用好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從“產業園區集聚增效、中部城區提質擴容、城鄉一體統籌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方面發力,抓機遇、揚優勢、補短板,推進主導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構建“全域文旅+全域研學+全域康養+運動串聯”體系,促進城鄉共同繁榮。
張軍輝:岐山縣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更足的干勁釋放縣域經濟發展潛力。一是圍繞做強汽車首位產業,實施總投資61.2億元的輪胎產業園等45個汽車產業項目,釋放龍頭企業產能,確保整車銷量增長20%以上;二是圍繞做大“一碗面”產業,謀劃、建設一批重點項目,打造國家級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力爭“一碗面”的總產值增長10%以上;三是積極創建岐山周文化5A級景區,舉辦系列文旅促消費活動,釋放發展新動能。(記者 楊曉梅)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