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平委員。 記者 陳瑋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優先在25個糧食產能提升重點縣布局高標準農田項目,確保完成國家下達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
“寶雞峽灌區是關中西部最大的灌溉工程,不僅是農業生產的關鍵支撐,更是一方百姓‘端牢自己飯碗’的保障,對當地經濟發展有顯著影響。”1月17日,省政協委員、寶雞市工商聯主席王喜平說。
寶雞峽灌區西起渭河寶雞峽口、東到涇河右岸、南臨渭水、北抵渭北高原腹地,分為塬上、塬下兩大灌溉系統,設計灌溉面積291.5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63.11萬畝,承擔著寶雞、咸陽、楊凌、西安4市(區)14個縣(區)的農田灌溉任務。塬上渠系統于1971年建成,是一個多樞紐、引抽并舉、渠庫結合、長距離輸水、水工門類齊全的大型灌溉工程。渭河水通過寶雞峽灌溉工程,持續滋養著這片肥沃的土地。灌區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已成為全省重要的糧油果菜基地。
運行50多年的寶雞峽灌溉工程部分渠段不同程度出現淤積等問題。2023年,省水利廳批復寶雞峽灌區相關工程的可研報告編制任務書。王喜平說:“希望相關部門加大對寶雞峽灌區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快項目立項,早日建成投用,最大限度發揮寶雞峽灌區功能,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記者 王帥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