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嘉賓
省政協常委、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政與稅收系主任 孔軍
省政協委員、哈薩克斯坦陜西商會會長 何誠
記者:您認為陜西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發展開放型經濟?
孔軍:一是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優勢。以“雙中心”建設為契機,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推動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建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創新平臺,吸引國際研發機構和人才來陜設立研發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完善轉化機制,建設一批國際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培養國際化人才,特別是管理專家和法律專家,支持高校與發達國家教育機構合作辦學,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專業技能的人才。
二是利用產業基礎優勢。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發揮西安作為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的便利條件,加快金融、科技、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國際化水平;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優勢,加強與國際頭部企業合作,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聚集,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依托陜西特色農產品資源,建設出口基地,加強國際農業科技合作,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升級。
三是發揮區位交通優勢。加快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增加國際航線,強化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中轉功能;發揮中歐班列(西安)的作用,加強與國內其他城市和中亞、歐洲等地區的鐵路貨運合作,拓展班列線路和業務范圍,提高班列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完善公路網絡,推進高速公路改擴建和跨境公路通道建設,提升公路運輸的效率。
四是挖掘歷史文化優勢。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利用陜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舉辦各類國際文化活動;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游品牌,開發跨境文化旅游線路,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旅游合作,提升陜西文化旅游的國際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動文化貿易發展,培育一批文化貿易企業,支持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加強與國際文化市場的對接,提高陜西文化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
記者:陜西如何繼續推動中國—中亞西安峰會涉陜成果走深走實?
何誠:我們應總結前期經驗,繼續推動中國—中亞西安峰會涉陜成果走深走實,不斷發揮陜西作為國家向西開放的重要基地的優勢。
一是充分利用國家對外開放有關政策,集成亞歐陸海貿易大通道、中國—中亞機制秘書處在陜西掛牌運行、“雙中心”城市建設、中亞國家主要城市航線全覆蓋等優勢,推動陜西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邁進。
二是為中國和中亞不同類型的企業精準定策,增加“小而美”項目,加深交流合作基礎。
三是與中亞國家的合作發展要繼續走深走實,針對科技水平、工業體系建設、交通物流等短板,發揮陜西優勢,幫助中亞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記者 李妮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