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丹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
近日出爐的2024年陜西經濟運行“成績單”顯示,從整體來看,陜西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1.8%,服務業運行穩中向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占據全省經濟“半邊天”。
先看傳統服務業:2024年,陜西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同比增長5.8%,住宿和餐飲業同比增長5.6%,批發和零售業同比增長5.4%。
再看現代服務業:2024年1至11月,陜西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3.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8%。
2024年,陜西著眼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需要、產業新舊動能轉化升級需要、提升人民生活品質需要,進一步細化服務業發展“路線圖”,明確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
梳理2024年陜西服務業發展“答卷”,服務業在加速創新升級中對消費潛力釋放作用明顯,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態勢持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支撐有力。
含“新”量十足——
完善服務產品供給,加快創新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服務業提質升級:在櫻桃成熟季,上千個快遞網點聚集西安市灞橋區櫻桃園,實現新鮮櫻桃全國100多個城市次日可達;物流服務質效雙提升下,陜西郵政行業全年寄遞和快遞業務量增速均排名全國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西安新開品牌首店239家,同比增長15%,以首發經濟為代表的新商業模式成為商業發展的強大引擎;全國首個超大型秦文化主題演藝《赳赳大秦》創下吉尼斯“最大的劇院舞臺”世界紀錄,各地文旅新業態新模式火熱發力,消費潛力充分釋放。
含“金”量上升——
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動能十足:陜西實現5G基站總量12.2萬個,新增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30個,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持續鞏固;創新引領下的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水平節節突破,數字人民幣試點穩步推進,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應用數字孿生系統,讓“智慧機場”從愿景變為現實;數字技術全面賦能電子商務、交通出行、文化消費等領域。
經濟發展從來不是一馬平川。掃描陜西服務業發展畫卷,既有總量的提升,又有結構的優化,但也要看到,構建陜西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還具有廣闊空間。更大發展潛力,還蘊藏在技術創新的持續引領中、推進服務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中、加快服務業深層次開放中……
2024年質效雙提升的服務業發展“成績單”有理由讓我們相信:2025年的陜西服務業,必將新年勝舊歲,驚喜盡可期。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