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2030年,陜西基本建立生物多樣性評估、監測體系,構建相對穩定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 到2035年,形成統一有序的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 到2050年,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陜西
1月22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日前,《陜西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4—2030年)》印發,明確到2030年,陜西基本建立生物多樣性評估、監測體系,構建相對穩定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計劃》基于全省生物多樣性狀況及保護形勢,提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總體要求,部署了推進主流化、優化保護空間網絡、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創新可持續利用機制、加強保護能力保障六大戰略任務,并從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提升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水平、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4個優先領域提出了24個優先行動和52個項目。
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計劃》明確將實現一系列具體指標,如自然保護地面積、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重點保護物種保護率等;到2035年,形成統一有序的全省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到2050年,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陜西。
(記者 李欣澤)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