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記者獲悉,日前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林業局正式印發《陜西省濕地保護規劃(2025—2030年)》?!兑巹潯妨⒆阈掳l展階段,分析研判了我省當前濕地保護工作存在問題與面臨的挑戰,突出重要區域濕地保護修復,對全省濕地保護工作進行科學規劃。規劃年限為2025—2030年。
《規劃》共6章,統籌陜西省濕地資源的分布特點、功能差異、干擾因子、保護現狀,尤其是與濕地形成有關的地質地貌和水文特性、濕地生態結構與功能,以及面臨的主要問題,將陜西省濕地的保護利用格局劃分為“一核、兩區、三帶”。一核指秦嶺濕地生境保護核心區,兩區指陜北長城沿線河湖濕地保護區、黃土高原河庫濕地綜合治理區,三帶指黃河沿岸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帶、渭河谷地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帶和巴山濕地水源涵養保護帶。
明確了保護修復重點方向,提出了嚴格濕地管理、強化濕地保護、實施濕地修復、濕地資源合理利用4大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從濕地總量管控、完善分級管理、落實紅線管控和健全監督監測4方面落實濕地管理;二是從完善濕地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推進規劃修編和勘界立標工作、完善濕地保護管理基礎設施3方面強化濕地資源保護;三是按照“一核、兩區、三帶”的濕地空間格局,科學布局了全省退化濕地修復項目;四是從推進濕地科普宣教、開展小微濕地建設、引導濕地利用示范3方面落實濕地資源合理利用。
《規劃》中提到,陜西省濕地總面積 313063.92 公頃,全省共有濕地野生動物 312 種,濕地維管植物 62 科 177 屬 361 種。
《規劃》提出,到2030年,全省濕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得到全面保護。濕地分級分類保護體系持續完善;重點區域退化濕地得到有效修復;濕地合理利用、小微濕地建設協調發展;濕地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蓄洪抗旱、調節氣候功能更加強大,濕地保護高質量發展格局穩步建立,實現濕地資源有序利用,有力支撐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 王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