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怡
2025年,DeepSeek可以稱得上是最火的熱詞之一。
接入!不到兩個月時間,陜西已有不少企業、平臺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人工智能(AI)技術正在加速走進實驗室、生產車間、遠程診療、文旅融合等領域,全面賦能千行百業。
作為陜西光子產業鏈“鏈主”企業之一,西安中科立德紅外科技有限公司圍繞紅外成像測量技術,重點研制智能紅外光電設備,是國內知名的光電成像與測量設備供應商。
“在研發中,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攻克難題的關鍵。過去棘手難辦的任務,現在可以高效順利推進。”西安中科立德紅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偉說,接入DeepSeek后,智能化產品升級只需1天至2天。
早在2018年,西安中科立德紅外科技有限公司就專門成立了人工智能光電技術研究院,引入機器在線學習、自仿真等前沿算法,持續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加速研發的同時,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汽車企業搶占市場的“法寶”。
3月3日,吉利發布統一的智駕解決方案——“千里浩瀚”。作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人工智能化布局的車企,吉利多項前端AI技術成果應用于架構、動力、底盤、座艙等智能汽車生產領域。
沖壓、焊接、涂裝、總裝……走進吉利汽車寶雞制造基地,各條生產線開足馬力加速運轉。平均每90秒就有一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吉利汽車寶雞制造基地車身二廠現場安全管理專員張磊說:“在這里,500多個零部件就像積木一樣被迅速拼裝完成。”
2024年,吉利汽車寶雞制造基地產量突破20萬輛,產值近20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目前,DeepSeek與吉利星睿大模型完成深度融合。在DeepSeek、階躍多模態大模型加持下,吉利星睿大模型具備更強大的場景理解、決策優化和持續學習能力。
在一個個細分領域,“人工智能+”的觸角不斷延伸,與行業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今年2月,西安巴斯光年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膽外科病區的DeepSeek+智慧醫療遠程協同系統融合,計劃利用3個月至半年時間,形成數字醫療新場景,解決遠程診療中的難點和堵點。
西安巴斯光年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慕勇峰說:“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醫療遠程協同系統解決了遠程診療中數據交互等難題。現在,系統接入DeepSeek,融合速度加快,讓公司信心更加堅定,數字醫療大有可為。”
作為文旅大省,陜西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游資源,一直是游客熱門的目的地之一。其中,西安更是火爆“出圈”。
攜程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假期,西安熱門景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西安城墻、華清宮等,通過各種親子互動項目,吸引了大量家庭游客前來體驗。
“流量來了,能否接得住,考驗的是一座城市的數字化、智能化程度。”陜西云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總監黃徽川說,公司助力省文化和旅游廳完成陜西智慧旅游產業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建設,并與全省300多家A級景區視頻、客流數據實現對接,初步構建了“省—市—區縣—景區”四級聯動的全域旅游監管體系,有效提升了全省文旅產業的應急管理能力。
2020年,陜西云創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游陜西”公共服務平臺,匯集門票預訂、美食推薦、旅游攻略等信息,一站式滿足游客出行需求。“游陜西”APP和小程序上線以來,累計用戶數超400萬人,并入選2024年全國智慧旅游解決方案。
“今年,我們引入人工智能,通過AI大模型為游客解答訂票、餐飲等高頻問題。春節假期,‘游陜西’平臺攜手西安城墻景區推出‘AI智能客服’應用,服務人次超1000次。”黃徽川說,公司在AI手繪定制文創、游客“畫像”精準營銷、應急管理智能預警、數據資產金融服務等領域進行創新探索,推動數字文旅走深走實。
當前,DeepSeek在全球爆火,引發人們對人工智能的廣泛關注。作為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推理以及進行復雜計算的基礎支撐,算力尤為關鍵。
國家超級計算西安中心運營主任袁玉峰說:“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希望基于DeepSeek推理模型開發或優化本行業的AI場景應用,而這些AI應用的運行需要大量數據和算力支撐。”
作為西北地區首個國家級超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西安中心占地51畝,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計算能力全球領先,被譽為西北地區的“最強大腦”。目前,該中心與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一同開展DeepSeek系列模型適配工作,攜手打造國產AI大模型創新算力底座。
袁玉峰表示,陜西擁有先進的算力基礎設施。國家超級計算西安中心將依托強大的算力支持和技術服務,助力陜西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瞄準新賽道,“掘金”新藍海,陜西制定印發實施方案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預計到2026年,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鏈規模突破千億元;人工智能重點技術產品在工業領域普及應用,創新應用場景數量在100個以上,賦能水平邁上新臺階。
“DeepSeek帶來的技術突破,為我們提供了重構產業生態、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契機。”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說,搭乘AI快車,陜西要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加快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鏈,形成“算力支撐—算法研發—數據開放—場景驗證”閉環,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