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持續加大黃河流域生態治理力度,通過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秦嶺生態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有效改善了黃河流域和秦巴山區的生態環境。
在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昝林森看來,紅嘴鷗“見證”了陜西在黃河流域生態治理與秦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它們的身影點綴了大美陜西的生態畫卷。
“各級政府應積極完善生態保護長效機制,提升濕地生態質量;將濕地資源保護和候鳥保護執法列入日常工作,遏制破壞濕地和候鳥資源違法犯罪活動;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將濕地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助推生態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昝林森說。
(記者 陳宏江)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