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古城西安涌動著產業發展的澎湃熱潮。3月19日,西安市航空產業推介會在西安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航空領域的200余家企業代表齊聚西安,共享機遇、共商合作、共話未來,攜手推動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這是繼去年8月底,大飛機規模化西安區域動員會暨中國商飛·西安市大飛機產業合作啟動會后,西安航空產業領域迎來的又一里程碑事件,彰顯著這座千年古都在國家航空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工作人員正在搬運直升機。
作為航空工業重鎮,西安科創資源富集、產業基礎完備、創新平臺集聚、高端人才匯集,具有強大的機體結構生產能力、領先的航空材料研制能力、一流的飛機裝配制造能力,是大飛機的重要供應鏈所在地和大飛機規模化西北區域駐地,支撐起國產民機產業的半壁江山。
優生態、拓空間、聚人才……隨著航空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步伐加快,西安正在以“鏈式思維”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夯實先進制造業支柱產業根基。
鍛造系統集成硬實力
構筑生態高地 領航產業未來
生態為基,強基筑強。
作為我國航空產業版圖中的重要坐標,西安坐擁全國四分之一的航空科研力量,18個航空“國家隊”,閻良區(航空基地)作為核心承載區,匯聚4家航空鏈主企業及1500家配套企業。在這里,從毫米級精密零件到20米亞洲最大飛機壁板,從尖端材料研發到整機強度驗證,每個環節都彰顯著“航空重鎮”的硬核實力——
西安馳達飛機零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鈦合金零件數控加工。
在關鍵材料領域,40余家企業突破鈦合金、陶瓷基、碳纖維等關鍵技術,為國產大飛機穿上“中國鎧甲”;
在部件制造領域,1.2萬臺數控機床轟鳴不息,1200余臺核心設備構筑起航空標準件的“精度堡壘”;
在總裝交付領域,30余家企業掌握夾具、型架全流程研制技術,試飛鑒定與強度驗證雙平臺為大國重器保駕護航……
這些硬核實力,使西安成為國產大飛機機體結構生產、航空材料研制、飛機裝配制造的產業高地。
目前,閻良區(航空基地)已經構建起覆蓋飛機設計研發、整機生產制造、配套裝備技術、航空新材料、試驗試飛、產品支援、綜合保障等領域的國內最完整的航空產業鏈條。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8月攜手中國商飛舉辦大飛機產業合作啟動會以來,西安系統梳理大飛機配套現狀,繪制產業圖譜,不斷提升大飛機產業配套能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目前,全市已規劃建設17個工業園區和44個產業片區,為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產業集群提供基礎承載,為大飛機規模化發展筑底強基。
激活全鏈提升新勢能
拓展翱翔疆域 擘畫發展藍圖
“我們公司建設的亞洲最大飛機蒙皮綠色加工生產基地即將投產,全球最大、國際領先的12.5萬噸多向模鍛液壓機智能產線也在加速建設之中。”在此次推介會上,西安三角航空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嚴建亞信心滿滿地說。
據了解,這家陜西省航空產業鏈鏈主企業,在省、市、區三級政策賦能下,正在從單一零部件制造商向系統集成商跨越升級。
事實上,不只是三角航空,從總裝集成到關鍵部件,從智能制造到協同創新,為數眾多的西安航空企業,正在以全產業鏈優勢構筑大飛機規模化的“西安矩陣”。
在此過程中,閻良區(航空基地)以特色園區建設為抓手,推動全產業鏈能級躍升:
航空科技孵化器通過“苗圃—孵化—加速”,全生命周期孵化200余家企業,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航空基地表面處理園采用管廊廢水收集系統,日處理能力達1.5萬噸;
航空綜保區作為中西部首個特色海關特殊監管區,2024年外貿進出口增長24%……
目前,閻良區(航空基地)預留工業用地1.4萬畝,以“七通一平”“簽約即供地”等貼心服務,為航空產業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
3月21日,閻良區(航空基地)將舉辦機體結構、原材料、機載系統等5場供應商產能對接洽談會,進一步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為國產大飛機事業注入強勁動能。
構筑創新突破“強磁場”
匯聚航空英才 鑄就增長引擎
“退休不褪色!我們愿繼續為航空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把脈開方’。”在閻良區(航空基地)“空天銀暉專家驛站”,老專家翟金廣的話語擲地有聲。作為“空天銀暉專家智庫”的一員,翟金廣在航空領域深耕多年,退休后離崗不離心,仍在為空天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為航空產業發展集英蓄智,閻良區(航空基地)組建智囊團隊,邀請航空領域資深專家成立“空天銀暉專家智庫”,組織“銀暉專家”、人才導師、行業專家深入企業生產一線,舉辦“引才專家航空行”等品牌活動,提供“一對一”上門“問診”輔導服務,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不僅如此,作為全國航空人才高地,閻良區(航空基地)匯聚3萬余名航空科研人員,聯合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8所高校成立“航空人才聯盟”。通過搭建“專家庫+需求庫”精準對接平臺,推進“一十百千”人才集群建設,加速形成吸引航空精英的“強磁場”。
記者了解到,隨著中航西飛“鏈主”效應加快釋放,成飛、沈飛、哈飛、陜飛部件制造商加速聚集,西安航空產業的人才“雪球”越滾越大。
從國產大飛機沖上云霄,到低空經濟打開廣闊市場,西安航空產業正迎來歷史性機遇。
根據《陜西省培育壯大千億級航空制造與低空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到2025年,集群綜合實力力爭達國內頂尖水平,年產值力爭突破2000億元。到2030年,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我省航空制造與低空產業創新集群成為全球領先的產業集群,年產值力爭突破3500億元……
在此過程中,西安,特別是閻良區(航空基地)的優勢與作用將進一步凸顯。
面向未來,西安將聚焦大飛機配套能力提升、航空科技攻關、企業能級躍升三大方向,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向奔赴”,培育低空經濟等新增長點,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澎湃動能。
與大飛機共成長,與新時代同奮進。西安這座千年古都,正以航空為翼,加快推進國產大飛機自主創新突破,為國產大飛機實現規模化、系列化發展貢獻力量,在廣闊天地中“飛”出精彩未來!
(文/記者 李欣怡 圖/閻良區(航空基地)供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