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滿淑涵
4月23日,省統計局發布一季度陜西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35.6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6%,經濟運行呈現穩中有進、向新向好的良好態勢。
“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增速高于上年,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有進、向新向好的態勢,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胡清升用“三個向好”“三個有力”加以概括。
——經濟運行進中向好。一季度,全省GDP增速在去年逐季加快的基礎上繼續加速,達到2022年以來最好水平,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增長加快,好于全國平均水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較上年全年加快2.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0.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加快0.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6.4%,較上年全年提高4.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1.7%,提高1.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占比提升,民間投資、工業投資快速增長,升級類消費需求旺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加快。
——民生福祉增進向好。經濟增長加快的同時,我省就業物價、居民收入、民生支出均保持在較好水平,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就業物價形勢穩定,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1.34萬人,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3%。居民收入增速跑贏GDP,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4元,較上年同期名義增長6%,高于全國0.5個百分點。城鄉收入比為2.32:1,較上年同期縮小0.04。民生領域投入加大,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等民生領域財政支出合計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43.2%,較上年全年提高8個百分點。
——發展后勁增強向好。在經濟民生穩健前行的基礎上,新增企業、投資項目為經濟增長注入源頭活水,企業效益明顯改善,經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五上”企業穩定增加,3月末,全省“五上”企業36134戶,同比增長9.4%;一季度新增“五上”企業3495戶,增長12.9%。工業投資增勢強勁,一季度延續了去年3月以來兩位數增長態勢,同比增長21.7%,較上年全年加快7.2個百分點,特別是制造業投資增長28.8%、加快15.5個百分點。企業經營效益改善,1-2月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為8.54%,高于全國4個百分點。
——宏觀政策支撐有力。“兩重”項目穩步推進,學校、城市管道及設施更新改造等民生項目加快建設,一季度全省教育投資同比增長40%,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降幅同比收窄13.8個百分點。“兩新”政策加力擴圍,設備更新持續加快,一季度全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35.7%,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以舊換新效果顯現,相關商品如節能家電、新能源汽車銷售快速增長,智能手機增長33.3%,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增長22.3%。
——新質生產力支撐有力。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一季度全省蔬菜及食用菌產量同比增長4.3%,較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一季度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較上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為11.8%,提高1.2個百分點。數字技術與創意產業加快融合,數字創意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1-2月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呈兩位數增長,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加快。
——民營經濟支撐有力。一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為4080.8億元,占GDP比重達49.5%,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從投資看,民間投資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5.5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為45%,較上年全年提高5.8個百分點。從生產看,全省規上民營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10.7%,高于規上工業6.7個百分點,較上年全年加快11.1個百分點。從銷售看,限上商貿民營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7.8%,較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拉動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5個百分點。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