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馮倩楠
暖風徐徐春日好,委員讀書正當時。
4月23日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在西安市長安書院一角,西安市政協“書香筑同心 聚力促發展”主題讀書活動啟動儀式暨“世界讀書日”分享交流會正在進行。委員們圍坐一堂,暢談讀書心得,分享實踐感悟。
“在擁抱經典當中增加智慧,在交流分享當中凝聚共識。”開場時,擔任主持人的袁芳委員用一句話總結了此次活動的目的和委員心聲。
書卷常開 讀出“政協特色”
“真正把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履職責任、一種精神追求,做到常讀常新、常學常悟、常思常進,通過讀書汲取精神養分,提升履職能力,為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分享會伊始,市政協副主席盧凱向委員們提出希望。
“何為‘好書’?政治方向正確、內容符合社會主流、滿足個人認知水平和發展需求、能提高涵養和指導工作生活。”郭怡委員第一個發言,講述了自己心中對“好書”的定義。
作為西安老字號、省級非遺項目“郭氏中醫正骨”傳承人,郭怡以自己為案例,分享了閱讀對自己履職和工作的幫助。“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藥問題時,我閱讀了大量書籍和資料,不光拓寬了眼界,還理解和掌握了一些新的理念方法,在撰寫《加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的提案時,就派上了用場。”她說,自己利用書中借鑒學習到的知識,結合西安市現狀提出的措施和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采納。
“對于政協委員而言,書籍是‘履職進步的階梯’。”回顧在學中干、在干中學的履職生涯,王思思委員感悟到讀書是委員增強政治覺悟的“必修課”,也是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的“金鑰匙”。她總結了三點閱讀經驗:“有方向”確保建言資政不偏航,“接地氣”才能在“閱讀時想問題、田埂上找答案”,“成常態”在日積月累中涵養“能干事、干成事”的底氣。
論道不輟 讀出“委員擔當”
“我想以全國政協主辦的《縱橫》刊物為引,講一位老革命李象九的‘讀書之道’。”活動現場,李向榮委員深情回顧了西北民建發起人李象九用行動詮釋“書香”的故事。
“紅色歷史是一本常讀常新的大書,先輩們的信仰與擔當,正是‘書香’中最滾燙的注腳。”李向榮委員有感而發,表示將不忘初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繼承先輩志向,從史書典籍中汲取智慧、營養和力量,做一個無愧于時代的后來者、追隨者、奮斗者。
正值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在學習過程中,黨員委員郝劍對閱讀的意義有了新的感悟:“讀書的過程也是自我審視、自我完善的過程,以書為鏡檢視自身不足,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以更務實的行動,踐行黨員委員的初心和使命。”
郝劍委員說,自己將以此次讀書活動為契機,在參政議政過程中深入群眾、貼近實際,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態度,持續發揮黨員委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和在界別群眾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廣泛凝聚共識,匯聚起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據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王宏聯介紹,近年來,西安市政協始終把委員讀書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搭建讀書平臺,創新讀書形式,豐富讀書內容,不斷推動委員讀書活動走向深入、取得成效,為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浸潤心田 助推“書香社會”建設
“這本書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陳碧所著,她對社會問題的關心程度讓我心生敬畏。”作為一名司法從業者,劉君委員從司法實踐中的人文關懷角度,分享了法律隨筆集《正義的回響》的讀后感。
“政協委員應當認真思考熱點事件背后的社會問題。”劉君委員表示,將廣泛傾聽不同群體的聲音和訴求,主動發現社會發展中的各類民生問題,提高專業素養,不斷豐富經驗,積極建言獻策,為促進西安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活動現場,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袁國燕、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藝術學院)教授邢小俊、西安音樂學院原副院長王平等嘉賓還與委員們面對面交流,暢談如何從讀書中汲取創作靈感、獲取工作養分。
“開卷有益!”聽完整場分享會,雷波委員用四個字總結自己的感受。“在這里,大家相互學習、交流,分享讀書心得、展示讀書成果、提升履職能力。作為一名中學老師,我也將在教學中帶領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讓‘小樹苗’成長得更加茁壯。”
“‘書香政協’是建設‘書香社會’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作為政協委員,我們要帶頭閱讀、推廣閱讀,為群眾做好示范,讓書香飄滿長安。”李醉委員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