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白瑤)5月13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榆林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月逢介紹,今年一季度榆林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33.9億元、增長5.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經濟總體呈平穩增長態勢。
在工業經濟方面,榆林加快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新型工業體系,因時因勢強化逆周期、跨周期調節,出臺30條經濟穩增長措施,安排14億元財政獎補資金,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引導煤炭產銷企業加大洗選設施升級改造力度。同時,全力推進180個新煤礦、新油氣、新煤電、新能源、新化工、新電網“六新”項目建設,預計新增工業產值300億元以上,全年原煤、原油、天然氣產量和發電量將分別達到6.4億噸、1050萬噸、255億立方米和1750億度。
“在擴大有效投資上,我們全年安排省市重點建設項目258個、總投資661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03億元,建立總投資3498億元的爭資爭項項目庫。截至目前,已落實中省政策性資金31.9億元。”馬月逢介紹說。
當前,榆林正處于新舊動能接續的關鍵期,以提振消費為重點,全方位擴大內需,不斷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以商補工促消費方面,榆林每季度發放8000萬元市級消費券,全力推動39戶10年以上化工企業設備更新,年內更新三級能效水平以下用能設備1.5萬臺。同時,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賽事經濟和文旅經濟,升級改造一批商業街區,引導國有企業帶頭不大規模降薪裁員,全面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健全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榆林出臺科技創新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實施意見,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啟動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二期、榆橫綜合中試基地二期建設。同時,全方位搭建引才用才成才平臺,力爭用3至5年時間構建由10名院士、20名領軍人才、300名碩博士組成的“123”高端人才方陣。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榆林重點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兩個發揮、堅持三個規范、堅持六個突破、堅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全面厘清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規范梳理阻礙統一大市場的政策壁壘,規范招投標程序,規范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進一步健全政府與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正確處理公與私、是與非的關系,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今年,我們將繼續在‘紅藍章’審批、阻工問題、壓覆資源、聯審聯批、隱性審批、考古前置六個方面推進新的突破,用政府服務的暖心增強企業的信心。”馬月逢表示。
榆林黃河流域面積占全省黃河流域的30%,生態保護直接關乎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局,是國家重要生態功能區。在筑牢黃河中游生態屏障方面,榆林突出抓好地下水超采、違規取用水等關鍵問題整改,扎實推進“三北”六期工程建設,有序開展煤基固廢協同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出臺采煤沉陷區治理總體規劃和實施治理、基金使用、林草耕空間置換“三個辦法”,統籌開展跨礦區小流域治理項目,年內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4.5萬畝。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