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我省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版圖不斷擴展,綠色經濟加快發展,能耗物耗不斷降低,重污染天數大幅下降,黑臭水體明顯減少,城鄉環境更加宜居,美麗陜西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柳志清說,總體上看,“十四五”時期是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23年度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實現歷史性突破,首獲國考優秀等次;2024年國考指標穩中有進,整體評價為歷年最好水平。公眾對生態環境改善的滿意度也從2020年的89.32%提升至2024年的91.8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024年,西安、渭南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后十位,分別前進8位、10位。全省10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從2020年的4.39降至2024年的3.88,降幅達11.6%;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從2020年的6.1天降至2024年的4天,減少2.1天;2024年12月,我省首次實現“零”重污染天。
在打好碧水保衛戰方面,我省堅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系統治理,鞏固提升優良水,治理消除黑臭水。2024年,全省111個國家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96.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在黃河流域扎實開展水環境治理,實施國控斷面“一斷一策”達標方案,黃河干流陜西段連續三年保持Ⅱ類。在長江流域開展總磷污染控制,深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長江流域46個國控斷面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漢江、丹江、嘉陵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持續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全省國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深入開展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保持長治久清,全省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100%。
在打好凈土保衛戰方面,我省堅持源頭防與重點管協同,不斷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從源頭守護好農產品質量、飲用水安全和人居環境健康。全面推進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47個縣(市、區)開展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從源頭切斷重金屬進入農田的路徑,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為100%。累計將154塊土壤污染高風險地塊納入優先監管清單,115塊優先監管地塊完成污染風險管控任務,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構建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完成136個“萬人千噸”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和20個化工園區周邊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隱患排查與監測。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整縣推進”試點,累計對7489個行政村、2808個處理設施和160個已治理農村黑臭水體開展現場核查評估。
(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