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圍繞“深化‘三個年’活動、奮力譜寫美麗陜西建設新篇章”主題介紹有關情況。
“2023年以來,我們全力服務高質量項目建設,助力優化生態環境領域營商環境。”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建新表示。
在2023年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我省評為優秀等次。周建新介紹:“今年1-10月,全省國考10市空氣質量同比改善5.6%,優良天數同比增加8.1天,PM2.5濃度同比改善5.7%;關中地區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渭南、西安、咸陽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大幅前進。”
全省111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106個,占95.5%,優于年度考核目標3.6個百分點。黃河干流陜西段、渭河、北洛河、涇河、延河、漢江、丹江、嘉陵江等河流水質持續為優,67個河湖納入省級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清單。全省土壤、輻射環境安全穩定,突發環境事件逐年下降。
陜西嚴守秦嶺生態保護紅線,健全常態長效保護機制,大力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截至目前,秦嶺區域12個縣(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7個縣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作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簽訂黃河流域(晉陜蒙段)橫向生態補償協議,黃河干流陜西段水質連續兩年全部達到Ⅱ類水質。
壓實流域保護責任,健全流域治理體系,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漢江、丹江干流出境斷面水質持續保持Ⅱ類及以上。
完善重點項目環評服務協調機制,暢通重點項目環評“綠色通道”,省級審批時間比法定時間壓縮70%以上。截至目前,省級600個重點項目中,567個已完成環評審批,完成率94.5%。
(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袁汝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