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曉梅
每隔15分鐘查看一次監控數據,每隔1小時記錄一次運行參數,每隔2小時對全站設備進行一次巡檢……供暖工作啟動后,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灞橋分輸站工作人員唐銘旭和同事嚴格執行這套“標準動作”。
作為向西安主城區管網供應天然氣的主力軍,西安灞橋分輸站承擔著西安60%以上的供氣量。截至12月11日,該站今年累計輸氣1.78億立方米,單日最高供氣817萬立方米。
進入12月中旬,新一輪冷空氣來襲,西安城區天然氣需求量攀升。西安灞橋分輸站加大生產運行期間值班值守和巡回檢查力度,加密壓縮機組及管道、閥門、電伴熱等工藝設施維護頻次,重點監控壓力、溫度、流量等參數,確保群眾溫暖過冬。
天然氣是北方地區冬季采暖的主要能源之一。據陜西能源保供會議分析,今冬供暖季,陜西天然氣日最高消費量同比增長約10%,城燃企業總需求量同比增長約12%。省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單位健全完善各項能源保供機制,加強資源統籌調度,強化供需監測,緊盯能源合同兌現,確保儲氣設施應儲盡儲,并向全省約290家城燃、供熱企業派駐保暖保供服務工作組,守好民生用能底線。
“供暖啟動以來,集團長輸管網日均接收上游來氣324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6.46%;日均銷氣3213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6.10%。”延長石油燃氣集團生產經營部部長張棟說,“近期省內迎來多輪降溫天氣。我們協調上游氣田單位增產、單日釋放管網管存約200萬立方米資源,保障下游民生用氣需求。”
供暖季,電力需求也迎來季節性高峰。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預計,今冬正常天氣下全網最大負荷4000萬千瓦,同比增長2.8%;若出現極端寒潮天氣,預計全網最大負荷達4100萬千瓦,同比增長5.3%。今年下半年及度冬期間,陜西電網計劃投產主力常規電源共9臺408萬千瓦,為省內電力平衡提供支撐。
當前,迎峰度冬電力保供進入關鍵時期。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強化電力供應保障,優化電源資源管理,逐站、逐線、逐臺設備排查,嚴格落實防雨雪冰凍、防大風等季節性運維保障措施與雨雪冰凍氣象預警要求,依托運維人員、監測裝置、固定翼無人機等,全方位開展輸變電覆冰監測,持續加大配網通道清理、配變爆燃及臺區低壓設備隱患排查治理力度,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供電公司每年入冬后都來為我們檢查生產用電線路。”咸陽市旬邑縣土橋鎮黃馬甲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電壓穩、電力足,我們的生產就有保障了。”
應對冬季用能高峰,陜煤華中煤炭銷售公司營銷管理部員工高坤堅守在華中地區保供一線。12月9日一大早,高坤剛到工位,就接到湖南地區一電廠用戶要求供煤的電話。“我剛從全國煤炭訂貨會回來,已經同上游銷售公司協調,正在安排裝車發運,全力滿足電廠用煤需求。”電話這頭,高坤說。
陜煤華中煤炭銷售公司是陜煤集團在華中地區的煤炭銷售“窗口”,主要負責湖南、湖北、江西及其他華中地區電煤的“門對門”供應。
進入四季度后,華中地區用煤需求攀升。該公司全面梳理電煤中長期合同履約情況,充分發揮“鐵路+港口”供應鏈優勢,提升鐵路集裝箱和荊州煤港中轉效率,加強陜北、關中地區優質資源整合,增加靖邊北、神木西等集運站發運計劃,保障華中地區電煤供應。
截至11月底,該公司今年已銷售煤炭約3578.9萬噸,其中,通過鐵路累計發運電煤1832萬噸,通過港口中轉電煤481萬噸。
守一線、保供應,陜煤運銷集團西南辦事處主任薛華杰同樣在忙碌。“截至11月底,‘陜煤’入渝發運按照進度推進。目前,下游客戶接卸平穩,需求處于中位水平。”薛華杰說。
“陜煤”入渝始于2016年,是煤炭大省陜西與重慶市創新能源戰略合作之舉。合作開啟以來,“陜煤”入渝量逐年增長。如今,“陜煤”入渝已成為重慶市外調煤炭的主渠道。今年夏季,重慶市經歷多輪持續高溫天氣,“陜煤”入渝為其電力迎峰度夏提供了有力支撐。入冬后,陜煤集團聚焦渝陜能源戰略合作年度目標,加大資源統籌力度,強化運行調度,優化發運結構,強化責任落實,嚴格發運考核,保障重慶市煤炭供應穩定。陜煤運銷集團西南辦事處加強接卸、儲煤等設施設備維護改造,積極與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及當地電力、冶金、化工等重點用煤企業溝通對接,充分發揮陜煤重慶港物流有限公司等在渝儲運單位淡儲旺銷“蓄水池”作用,促進入渝煤炭量穩步增長,支撐當地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