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6 07:29:03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記者 滿淑涵
良種優育,蘊含著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變革、建設農業強國的巨大能量。
秦嶺北麓,獼猴桃長成致富“金果果”;驪山腳下,石榴園衍生“火紅”產業;在素有“中國戶太葡萄之鄉”的鄠邑區,“戶太八號”“陽光玫瑰”“甜蜜藍寶石”“中國紅玫瑰”等不同品種錯峰上市走俏市場;還有秦川牛、關中奶山羊、關中黑豬等畜產品頻頻收獲消費者青睞……近年來,西安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培育壯大種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發展不斷向“新”。
如何握緊科技創新“密鑰”,推進種業振興相關工作?5月13日,西安市政協召開“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種業科技創新”專題協商會,與會專家、委員、農業企業代表圍繞議題深入協商交流、廣泛凝聚共識、共謀發展良策。
當前,世界種業正迎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蚓庉?、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發展,為種子改良和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面對這種‘快魚吃慢魚’的激烈競爭,我們要認真思考籌劃,搶占種業科技制高點。”西安市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副研究員丁明認為,要在保持特色的基礎上,提升種業能力建設,包括產業政策、創新平臺、種質資源、先進技術、人才培養和信息服務等要素。“就西安市而言,需要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企業培優等方面持續發力。”
西安市政協委員、中天西北集團項目總經理許永強建議,構建覆蓋全域的新品種示范網絡,每年遴選推介高產、綠色、優質的主導品種及配套技術,深化跨區域合作,支持企業在省外建設良種繁育基地,擴大“西安種業”品牌影響力。
“培育壯大種業龍頭企業很關鍵。”西安市政協委員楊小龍代表致公黨西安市委會發言時建議,科學編制年度農業領域重點技術攻關項目申報指南,支持高校院所和龍頭企業加強聯合攻關,以“育繁推”一體化標準,全面評估種子企業,選定龍頭企業予以重點扶持,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缺資金、缺人才,陜西隆豐種業有限公司經理秦小龍直言這是民營種子企業面臨的“兩大難”。他表示,企業要進一步提升育種創新能力、倉儲加工能力,得“有錢有人”,相較于其他融資渠道和方式,企業更歡迎政府的長期股權投入。
閻良區豐宣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思妮的困惑是,企業往往對農業扶持政策理解不深,申報流程不熟悉,且自身財務規范性、資產規模等條件難以符合貼息貸款等政策要求,致使大量政策紅利只能“看上去很美”。
好政策如何精準落地?西安菜籃子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宏偉代表民建西安市委會發言時分享了青島經驗。“政府要樹立‘投行思維’,借鑒‘種子金’模式,采用‘撥改投’機制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重點支持基因編輯、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前沿技術研發,對抗逆性強、產量高的新品種和通過國家級審定的突破性品種給予大額獎勵。同時,用基金收益部分反哺種業創新,形成‘財政引導+市場運作+循環發展’的可持續模式。”
對農業專家而言,耐住寂寞、埋頭育種是工作常態,但更大的挑戰,在于新品種進入市場后的知識產權保護。
“拿獼猴桃來說,種苗繁殖擴散快,容易流失,實施品種權保護難,品種權人常常面臨維權取證難、過程長、訴訟成本高等實際問題。”西安市政協委員、陜西省獼猴桃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雷玉山認為,加強植物新品種轉化及品種權保護工作,需要形成政府部門、品種權人、司法機關的聯動機制。“首先,應鼓勵育種者積極申請新品種保護權,不斷探索新品種授權轉化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方式;其次,相關部門要帶頭學習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重視植物品種權保護執法工作;另外,要加大執法力度,向社會公開典型案件審理結果,讓侵權者付出應有代價,形成強大的法律震懾力。”
“我是一名律師,過去也辦理相關案件,對侵權成本低與維權難度大有切身體會。”西安市政協委員、陜西勇智律師事務所主任千亞宏“現身說法”。他認為,應強化種業高質量發展的法律支撐,明確科研院所與企業在合作過程中的科研成果權屬分配、職務發明獎勵等規則,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保險機構開發品種權侵權責任險、種業研發風險保險等創新險種,分散種業企業創新風險。同時,加強生物安全領域立法,規范基因編輯等新技術在種業領域的應用,設立種業海外維權援助基金,為企業應對國際知識產權糾紛提供資金支持和法律援助。
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推動良種選育創新攻關、強化種苗質量監管執法……與會的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一一回應大家關切,坦誠熱烈的交流中,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共識更加清晰。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