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延安海關關員在宜川縣集義鎮花椒種植基地查看病蟲害防治情況。 受訪單位供圖
去石、除雜、分選、包裝、查驗……完成一整套流程后,延安市宜川縣集義鎮的1.5噸干花椒日前通過上海口岸銷往臺灣。這是5月26日記者從延安海關得到的消息。
作為延安花椒主產區,宜川縣主要種植大紅袍、獅子頭、六月紅等品種。當地花椒粒大、色澤鮮艷、麻味濃郁,在市場上廣受好評。
“為進一步提升當地花椒知名度,讓產品賣出好價格,我們努力開拓市場,今年想把花椒銷往更多地方。”陜西椒香集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天博說。
得知該公司出口意向后,延安海關安排專人與企業對接,依照“當日辦結”服務機制,“不見面”完成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備案;針對目標市場準入要求,指導企業建立并運行食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協調西安海關技術中心發揮專業檢測優勢,指導企業對照臺灣農殘限量標準要求開展自檢自控;暢通出口農食產品“綠色通道”,保障花椒出口通關“零等待”。
宜川縣集義鎮鎮長張磊介紹,近年來,集義鎮大力發展“生態優先、產業融合、林農聯手、推動共富”的花椒產業,2024年花椒總產量1320噸,產值5820萬元。“下半年,我們重點錨定東南亞、歐盟市場,想把花椒賣得更多更遠。”張磊說。
延安海關關長馬丁表示:“今后,延安海關將聚焦地方特色產業資源稟賦,‘一縣一策’提供定制服務,提供從田間到口岸的全鏈條高效監管服務,推動更多延安特色農食產品出口,全力打好外貿拓展硬仗。”(群眾新聞記者 肖倩)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