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閆智
5月1日晚,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無人機表演在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上空精彩上演。1500架無人機整齊劃一地騰空而起,一幅幅動態圖案栩栩如生,為市民游客呈現了一場視覺饕餮盛宴。
“接到表演邀約后,我們與當地相關部門進行了多輪細致溝通,依據城市歷史文化特色,結合科技光影元素,反復打磨飛行方案。”此次表演的負責人、西安皓澤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超介紹說。自踏入無人機行業,十六載光陰流轉,這個“90后”小伙不僅見證了中國無人機產業從蹣跚學步到振翅飛翔的蛻變,更以創業者、技術應用者的多重身份,在低空經濟的藍海中勾勒出屬于自己的航跡。
梁超(左二)和團隊成員在巴中恩陽無人機表演現場 受訪者供圖
在傳統行業中窺見發展機遇
故事要從2010年說起。彼時,梁超加入中石油下屬公司新鄉輸油處航飛部。“部門里有一些轉業老兵,我就開始跟他們學習關于無人機的知識和操作。”梁超說,當時,石油公司的無人機主要應用于石油管道巡檢——在荒郊野外采集影像數據,替代傳統的人工測繪。
“衛星地圖更新慢、分辨率低,施工時經常遇到圖紙與實際不符的情況。”工作幾年后,梁超敏銳地察覺到無人機在測繪領域的獨特價值。他所在的團隊就是為石油管道改線和新建項目提供高精度影像服務的,通過無人機采集數據合成的4D產品(DOM、DEM、DSM、DLG),成為工程設計的重要依據。
2018年底,已是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無人機駕校校長的梁超選擇離開熟悉的崗位。“在傳統國企,無人機始終是輔助部門,無法發揮它作為獨立產業的潛力。”他坦言,意識到自己的職業遇到瓶頸時,轉型成為必然選擇。他南下湖南株洲,加入一家專注無人機全產業鏈的公司,首次接觸無人機生產、教育、培訓的完整生態,視野從單一的工業應用拓展到更廣闊的市場場景。
“農業植保、消防應急、影視航拍……原來無人機可以滲透到這么多領域。”梁超興奮地發現,這個行業不再局限于“工具屬性”,而是逐漸成長為具備獨立商業價值的產業。
近年來,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成為全球競逐的焦點。西安憑借雄厚的航空產業基礎、政策支持與創新生態,正加速布局這一賽道。
2019年,梁超回到西安,加入天翼航空公司。他所在的部門與陜西職業技術學院、西安航空學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從專業申報、課程設計到師資培訓,構建起“產學研用”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我們不僅教學生操控無人機,更注重培養他們的行業應用思維。”
梁超使用無人機在進行道路勘測 受訪者供圖
在應急救援中詮釋人生價值
2021年8月,一場暴雨突襲藍田縣,導致當地城鎮不同程度受災。盡管已提前轉移了部分群眾,但災情仍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許多城鎮被淹,與外界失聯,應急管理部門緊急調用我們的無人機。”梁超至今都記得那場水災,暴雨導致藍田縣境內部分道路塌方、毀壞,沿途部分村鎮交通、電力、通信中斷。
接到命令后,梁超團隊攜帶無人機設備趕赴藍田縣九間房鎮,通過無人機航拍獲取實時影像,為救援指揮部提供了道路坍塌情況、村民分布位置等關鍵數據。“當看到我們傳回的畫面成為制定救援方案的依據時,我真切感受到這份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梁超說。
這些與死神賽跑的救援經歷,不僅淬煉了梁超團隊的技術硬實力,更讓他深刻意識到無人機在現代應急體系中的戰略價值。
2023年3月的一天凌晨,銅川一座大山突發火災。
“我們凌晨接到任務,由于山上火勢蔓延迅速,消防員無法夜間冒進。”梁超帶隊攜帶兩架無人機趕赴現場:一架搭載熱成像與可見光鏡頭偵察火情,一架掛載滅火彈實施空中撲救。
“我們連續作業4個小時,從偵察定位到精準投彈,無人機全程參與救援。”梁超向記者展示現場照片,畫面中,滅火無人機正在投放滅火彈。
無人機救援經歷讓梁超認識到,無人機在公共安全領域具有不可替代性。2023年,他的團隊成為西安市國防動員專業保障隊伍,承擔應急測繪、通信中繼等重要任務。梁超說:“當城市遭遇突發事件時,無人機就是空中的‘眼睛’和‘橋梁’。”
梁超(左三)在展示無人機實用情況 受訪者供圖
在低空經濟中錨定新的坐標
2024年初,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旨在完善基礎設施、壯大產業集群、拓展應用場景和強化服務保障,全面提升低空經濟發展水平。
“我想打造一個真正以無人機技術為核心的服務平臺。”去年7月,梁超創立了西安皓澤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涵蓋智能無人飛行器銷售、技術研發、教育培訓,形成了“研發-生產-培訓-服務”一系列完整鏈條。
梁超在無人機行業擁有16年從業經驗,不僅是公司管理者,還直接參與教學工作,擔任核心講師。他具備多旋翼、固定翼、垂直起降無人機等多種類型民用航空器操控員執照教員等級。
“我們一個月能培訓幾十名學員,看著他們從零基礎小白成長為能獨立作業的飛手,那種成就感遠超單純的技術工作。”梁超主導的課程體系涵蓋理論教學、實操飛行以及無人機組裝與調試等,培養出一批具備民航局CAAC執照的專業飛手。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低空經濟,這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談及行業未來,梁超預測,隨著低空開放政策逐步落地,無人機將在物流配送、醫療急救、智慧城市等領域迎來爆發式增長。
技術層面,AI與無人機的融合正在顛覆傳統作業模式。“未來的無人機不再是單純的遙控設備,而是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智能體。”梁超舉例,搭載AI算法的無人機可自動識別火情、規劃最優救援路徑,甚至在復雜環境中自主避障,就像給無人機裝上了大腦,讓它真正成為會思考的空中助手。
問及16年堅守的動力時,梁超笑言:“每次看到無人機升空,都像看到一個新的夢想起飛。這個行業永遠有新的可能,而我有幸成為見證者與參與者。”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