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第二十五屆安康漢江龍舟節主題活動啟幕。圖為龍舟健兒展示抓到的鴨子和鯉魚。
橈手振臂劈開碧浪千重,號子穿云喚醒江河浩蕩。
5月31日,第二十五屆安康漢江龍舟節主題活動啟幕。漢江之上,龍舟健兒馭浪前行,奮勇爭先;龍舟文化園內,漢調二黃、紫陽民歌等非遺表演精彩紛呈,觀眾助威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奏響了傳統文化與體育競技融合的樂章。
賽龍舟承載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蘊含著勇往直前、同舟共濟的精神品質。安康漢江龍舟節活動承襲漢水漁獵傳統,融合荊楚競渡習俗,形成獨特秦巴風格,既保留競技精髓,又創新“搶鴨子”“摸鯉魚”等特色項目,成為集祭祀、祈福、競技等于一體的重要民間習俗。
活動現場,6聲渾厚的鐘聲劃破長空。“緬懷先賢……”隨著屈原塑像被緩緩護送至舞臺中央,112名身著漢服的學童齊聲詠頌祭文。粽拋碧波,香囊、梔子花贈客,流淌千年的龍舟文化化作平安順利、幸福安康的回響。
龍頭祭祀是安康龍舟習俗的重要環節。抬著船身、肩扛龍頭的勇士相向而行,緩步來到舞臺正中。合龍完成后,“中國好人”“陜西好人”“安康好人”以及道德模范、優秀志愿者等18名代表走上舞臺,為龍頭點睛。
熱鬧的節日氣氛里,少不了精彩的民俗文藝演出。紫陽民歌《送飯調》宛轉悠揚,充分展示安康獨具特色的人文風情;《霓裳安康》漢服秀以水為韻、以禮為魂,展現中華衣冠之美;歌舞《青春飛揚》快樂靈動,現場氛圍歡快;創意節目《唐·清明茶宴》將漢調二黃與唐代茶宴相融合,重現盛唐茶道雅韻。
在非遺展演的“助陣”下,龍舟健兒橫渡漢江,氣勢如虹,展現水上的“速度與激情”。激昂的鼓點、翻飛的槳影、四濺的浪花、助威的人群,將比賽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搶鴨子”“摸鯉魚”是安康龍舟節的傳統民俗。江水湍急,要搶到“彩頭”可不容易,不僅要有良好的水性,還要有團隊協作精神。龍舟上的水手看準時機,紛紛跳入江里,或游向鴨子,或潛水抓魚,奮力爭搶,把象征富貴吉祥、安寧康泰的“戰利品”舉過頭頂。
安康漢江龍舟節水上總指揮王寧介紹,27支隊伍的600多名選手前來參賽。在開幕式表演環節,他們設計了沖鋒舟開道展示、龍舟方陣入場展示、龍舟橫渡、民俗“搶鴨子”“摸鯉魚”等環節,通過隊形變換,融入文化元素,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沖擊力強、文化感染力足、群眾參與度高的龍舟盛會。
在競賽項目方面,本次龍舟競渡設有400米上水、800米下水和800米折返追逐賽3個項目。今年漢江中心城區段完成了河道疏浚和安康湖蓄水,湖面平坦寬闊,流水速度變緩,有利于龍舟展示和競速。
本屆龍舟節堅持全民參與、全民共享,聯動推出120余場惠民活動。文化館的“香囊手作課堂”、圖書館的“端午詩會”、博物館的“漢江文物展”、社區廣場的“健身龍舞”等活動吸引游客體驗。
在水西門廣場的文明實踐市集上,包粽子、做香囊、漢服體驗等活動構成一幅生動的端午民俗畫卷,為龍舟節增添了多元文化色彩。“一江兩岸美食街區”蒸盆子、炕炕饃、蒸面特色小吃,讓舌尖邂逅“安康味道”。
“安康龍舟節蘊含傳統文化又凸顯競技魅力,孩子看得很開心。我們還體驗了傳統民俗,品嘗了安康美食,真是不虛此行。”西安游客陳雅婷說。
據了解,自2000年首屆活動舉辦以來,安康漢江龍舟節既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又通過文體旅商融合培育新業態,成為繁榮文化、發展經濟、擴大開放的一張亮麗名片。
龍舟節主題活動期間,安康市將舉辦文明實踐成果展、端午非遺項目傳承展示、富硒美食品鑒、“端午安康”巡游、地方傳統文化展演等活動,讓市民游客既能感受傳統文化的多彩魅力,又能領略山水靈動之美、沉浸式體驗風土人情,激活文旅融合新動能。(群眾新聞記者 董劍南文/圖)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