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靳天龍
6月的晨霧漫過秦嶺山脊,洛南縣巡檢鎮黑彰村的坡地還沾著露水。村民李愛花蹲在五味子架下,指尖撥開層疊的綠葉,露出掩映其間的幼果,“別看現在果子還泛青,去年這片坡地給家里添了八千多塊哩!”
在她身后,500畝五味子園織成連綿綠毯,藤蔓順著水泥架攀緣而上。不遠處的150畝天麻基地里,松針覆蓋的菌床靜待豐收。
“當年說要在這荒坡地種藥材,好些人直搖頭。”黑彰村黨支部書記馬會平說。2017年,黑彰村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零星種植的五味子產業整合升級,由村黨支部牽頭,把大伙兒擰成一股繩,入股洛南縣煜正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流轉整合撂荒地,幾年間便將五味子園規模拓展至500多畝。
“產業園總投資1000萬元,集中藥材加工、生態種養、旅游康養于一體,咱們黑彰村的五味子、天麻,以后要變成精制藥材、養生食品,端上城里人的餐桌!”洛南縣煜正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向民說,“我們通過集約化管理,產品直供亳州、上海,這些曾經的撂荒地,如今每畝產值超2000元。”
在黑彰村另一片山坡上,150多畝天麻種植基地綠意盎然。馬會平掰著指頭給記者算賬:“土地流轉掙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入股還能分股金——這叫‘一地掙三金’!去年帶動100多戶,戶均增收超過8000元。”
從前村里留不住年輕人,常被四鄰八村笑話,如今返鄉青年都搶著加入合作社。馬會平說:“產業扎了根,人心就穩了。咱這山溝溝里,也能長出金燦燦的好日子!”
沿著產業路走進村莊,白墻黛瓦的民居掩映在綠蔭里。近年來,黑彰村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污水治理、農房美化,曾經臟亂的村道變成了綠樹成蔭的景觀帶。初夏的風掠過新栽的紫薇樹,送來陣陣清涼。
“我們把中藥材作為首位產業,天麻種了920畝,連翹、豬苓等2800畝,五味子1800畝,再加上1200畝放心蔬菜,就是要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鄉親們的‘幸福靠山’!”巡檢鎮鎮長汪濤語氣堅定地說,“下一步,我們要把‘千萬工程’的好經驗扎進泥土里,把路修得更暢、把村子建得更美,讓巡檢鎮成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地方!”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