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丹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必然要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戰場,事關高質量發展大局。
今年上半年,陜企加速擁抱AI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在千行百業掀起應用熱潮;搶抓“兩新”政策機遇,企業紛紛加快技改升級、設備更新步伐……陜西各行各業以高效的生產節拍、持續煥新的科技應用推動現代化產業煥發蓬勃生機。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陜西34條重點產業鏈產值突破萬億元,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節能環保、太陽能光伏、人工智能(大數據)、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5條產業鏈產值增速較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較一季度分別提高1.2、0.4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裝機占全省電力裝機比重突破50%。全省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穩健,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
躍動的數字中“藏”著陜西產業轉型升級的3個關鍵詞:攀“高”、逐“智”、向“綠”。
攀“高”。陜西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傳統產業不斷攀“高”向“新”,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上半年,陜西高端智能產品加快生產,移動通信基站設備產量同比增長3.7倍,3D打印設備產量同比增長1.8倍,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6.4%,民用無人機產量同比增長13.9%。此外,代表高端能源化工發展方向的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填補陜南地區高端無人機規?;a空白的中天禹辰高端無人機制造項目等加速生產建設。無論是謀劃未來的大體量項目,還是立足企業自身發展的“小而美”突破,都折射出陜企堅定高端化發展方向、勇于在產業競爭中占先機、贏主動。
逐“智”。年初“DeepSeek”的橫空出世為產業賦智再添“一把火”。上半年,陜企相繼搭乘AI快車,加速人工智能在實驗室、生產車間的應用步伐。同時,以陜汽、法士特、中國西電等為代表的制造企業持續加快數字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帶動陜西智能制造“多點開花”。這表明,陜西實施“強基、創智、賦智、聚智”四個行動、加強數字應用場景推廣的政策發力顯效,也體現了陜西各行業結合自身產業特點,力爭在人工智能浪潮中搶抓發展新機遇的強勁動能。
向“綠”。上半年,陜西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在抓企業綠色化改造提升、綠色化科技創新應用、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建設方面出真招實招,推動全省產業發展綠色化轉型。在金融領域,陜西落地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為企業節能減排提供融資路徑;在項目建設上,佛坪抽水蓄能項目建設步伐加快,綠色“超級充電寶”建成投用指日可待;在企業方面,賦能綠色生產的小技改、小發明、小攻關不斷涌現……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不斷擦亮。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著眼長遠發展,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方向,隨著陜西乘勢而上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強化政策引領,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不斷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勢能必將持續迸發。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