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安市碑林區堅持黨建引領,疏通基層治理“脈絡”,踐行“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活動,延伸社區治理末端服務……不斷激活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
實施“三年提升”延伸“神經末梢”
西安市碑林區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三年提升行動,將2022年確定為“基礎提升年”。
目前,碑林區深入實施街道體制機制改革,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治理工作架構。在縱向上,建立“六辦三中心一個執法隊”扁平化管理機構,將91項區級事權下放街道,著力構建權責對等、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基層管理體制機制;在橫向上,發揮街道黨工委“龍頭”作用,建立由街道黨工委牽頭,駐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黨建聯席會,通過簽訂共建協議、人才結對培養、建立“雙向清單”等,把各類組織、資源凝聚到基層、匯集到基層。
同時,碑林區把小微企業、社會組織、物業企業等組建的各類黨組織劃歸全區98個社區黨委管理。并進一步劃小治理單元,組建539個小區黨支部,選派130名黨建指導員,實現小區黨組織全覆蓋,激活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開展“六化”治理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目前,碑林區開展了以“組織建設規范化、社區陣地親民化、小區治理精細化、便民服務信息化、社會參與經常化、頭雁隊伍專業化”為內容的“六化”專項治理。
碑林區將全區1436個居民小區分為5個類型,對物業管理小區實施物業“分檔晉級”,督促“低檔”物業提升整改;與駐地單位小區簽訂共建共治協議;對公管物業小區推行物業市場化改革;對混居小區實行拆墻并院、片區化管理;對“三無小區”推進政府兜底服務,探索引進國有物業企業。
碑林區實施社區“紅色頭雁”五年提升工程,把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以社區書記“三賽三亮”大比拼等活動為載體,培育高素質專業化“紅色頭雁”。
此外,碑林區各街道試點社區治理“積分制+”,激發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熱情。同時,在116個老舊小區推行“居民小組自管”模式,建立起“一長三員”和居民公約,形成“鄰里守望、文明互助”的居民自治氛圍。
創建“五型”社區踐行“民呼我行”
碑林區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根本目標,擦亮社區建設幸福底色。
為更好收集群眾和基層單位呼聲、訴求,碑林區開創了“線上集、代表提、媒體尋、入戶訪”等10種便民通道。并通過在社區設立“民呼我行會客廳”“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等,常態化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進萬家門、訪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等活動,暢通群眾訴求反映渠道。
碑林區全面提升養老服務、加大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力度。推廣“嵌入式”以床養老服務項目,為3430名老人提供家政照料、康復護理和入戶探訪等服務。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社工”服務機制,累計為271戶困難家庭提供基本生活服務4300人次、1.6萬余小時,為127名困難兒童開展1061人次陪伴式服務。
同時,碑林區建立“三聯一進”工作機制,深化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到社區“雙報到”,發動2.3萬余名黨員、志愿者,認領1.6萬余個服務崗位,讓在職黨員下沉社區成為常態。(楊慧 張入元)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