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寶雞隴縣人民檢察院精準發力、積極作為,秉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理念,采取“六強化”措施多管齊下,當好服務經濟健康發展的護航員。
強化組織領導高位推動。成立由檢察長任組長,院領導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工作專班,逐項對標先進,綜合運用政治智慧、法律智慧、檢察智慧,找準檢察服務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切實將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檢察工作中謀劃和推進,提升檢察保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強化機制建設全力保護。制定了《服務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工作意見》《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扎實貫徹“秦創原”三年行動計劃,出臺《關于開展企業合規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協同方案》等機制,在陜西和氏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工作室。
強化司法辦案推動發展。以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為牽引,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妨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積極回應企業打擊內部“蛀蟲”的呼聲,開展職務侵占、挪用資金犯罪立案監督,幫助市場主體固本培基。堅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從重從快打擊金融領域違法犯罪,依法批準逮捕信用卡詐騙、電信詐騙等犯罪5件8人,提起公訴20件21人。
強化檢察監督優化環境。深入開展涉市場主體虛假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重點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嚴厲打擊騙貸、洗錢、內幕交易等風險型犯罪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網絡傳銷等涉眾型經濟犯罪,切實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加強對行政機關行政執法的監督力度。促進民營企業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加大行政檢察監督力度,切實增強守法企業經營者對法治化營商環境的獲得感。
強化端口前移主動服務。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建立符合企業特點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多渠道引入人民調解組織、商會、行業協會、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參與涉企業矛盾糾紛調解。統籌用好現場、電話、平臺、網上等多種問題反映渠道,建立臺賬,幫助企業解決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在12309檢察服務中心服務設置企業“綠色通道”,堅持領導首辦負責制,做到3日內程序性回復、1個月內辦理進展或結果答復。完善“最多跑一次”工作機制,推動涉企案件專業化辦理、依法快速辦理。
強化法治宣傳營造氛圍。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結合“檢察為民辦實事”活動,主動“走出去”,常態化送法進企業、進工地、進產業園區,宣傳涉企法律政策措施,提示各類涉企案件法律風險,指導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維權;針對發案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漏洞,提出完善管理的檢察建議;加強環保法治宣傳,引導企業提高規范處理生產產生的固體廢物、廢水、廢氣的意識,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送法進企業活動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先后開展“檢察官進民企、服務零距離”走訪宣傳活動10場次。(記者 史紅海 通訊員 陳英杰)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