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檢驗結果顯示,楊女士臨床診斷為“慢性乙型肝炎”。其出院診斷記錄明確為“乙肝病毒攜帶者”。
近日,深圳市民鄭澤華(化名)決定為61歲的母親選擇一家養老院,卻被多家私立和公立的養老機構拒之門外,原因都是他的母親楊女士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5月30日,曾拒收楊女士的龍崗區任達愛心護理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明確規定不接收傳染類疾病患者,也是為其他老人考慮。而據楊女士的主治醫生介紹,楊女士所攜帶乙肝病毒傳染性很低,并不影響與他人正常接觸和生活。
“因為這個事,母親情緒也很差,幾天都睡不好覺。”鄭澤華認為,母親攜帶的乙肝病毒程度輕微,無需接受治療,不應成為無法入住養老機構的門檻。新京報記者還咨詢了北京、上海等多家養老院,均表示拒收乙肝病毒攜帶者。
律師稱,養老機構拒收乙肝病毒攜帶者,涉嫌乙肝歧視。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表示,包括傳染病在內的特殊群體的養老問題長期被忽視,相關養老制度仍需完善。
因攜帶乙肝 護理院拒老人入住
今年36歲的鄭澤華介紹,其父母在其三歲時離婚,2012年自己在深圳有了穩定住所之后,將母親楊女士接到身邊生活。
“送母親去養老院,也是萬般無奈的選擇。”鄭澤華說,母親此前曾有未分化精神分裂病史,后經治療病情被控制,但今年4月精神再度出現異常,與家人相處、溝通都出現了困難,“我于是跟母親商量到養老院先住一段時間,那里有人照顧和提醒吃藥。”
在征得母親同意后,鄭澤華開始物色合適的養老院,并電話聯系到龍崗區任達愛心護理院。該護理院工作人員在了解到楊女士的情況后,表示可以收養,費用為每月5800元左右。
5月25日,鄭澤華帶母親到任達愛心護理院做進一步了解,并把母親的病歷交給了該護理院的陸主任進一步審核。鄭澤華記得,當天他們被安排在護理院吃飯,“母親對環境挺滿意,準備入住。”
然而不久,陸主任告訴他,母親因屬于乙肝病毒攜帶者,無法入住護理院。
鄭澤華與母親整理材料,準備尋找新的養老機構。
30日,任達愛心護理院陸主任向記者表示,該院的入院須知中明確規定不接收傳染類疾病患者,“我們也是為院里的其他老人考慮,當天我還給他介紹了另一家養老院。”
醫生稱老人可正常與他人接觸
接下來,鄭澤華先后咨詢多家私立和公立的養老院,均以相同的理由拒絕楊女士入院。
此外,南山區社會福利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醫院出具乙肝病毒攜帶者無傳染性證明,可以考慮讓楊女士入住該中心養老。但鄭澤華向北大深圳醫院咨詢后得知,根據母親的情況,無法為其出具無傳染性證明。
根據《深圳市公辦養老機構入住評估輪候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符合本辦法規定的60周歲及以上、具有深圳市戶籍、無暴力傾向且精神狀況穩定、無傳染性疾病且自愿入住的老年人,可申請評估輪候入住公辦養老機構。”
5月30日,記者在深圳市康寧醫院的診斷記錄上看到,楊女士屬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攜帶者(小三陽)”。據其主治醫生介紹,楊女士所攜帶乙肝病毒傳染性很低,也不需要藥物治療,且不影響與他人正常接觸和生活。
據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編訂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介紹,該類型乙肝不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和公用廁所等都不會傳染。其主要傳染途徑為血液、母嬰和性接觸。
記者還咨詢北京、上海等多家養老院,得到的答復也是不接收乙肝病毒攜帶者。其中北京和悅家國際頤養院明確表示:“不論肝功能是不是正常,只要是乙肝都不收。”
律師說法 拒收涉嫌歧視 法律存空白
“養老機構拒收乙肝病毒攜帶者,涉嫌歧視。”廣東中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潘翔律師表示,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國家和社會應當關心、幫助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時救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懈怠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
我國法律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就業權利和受教育權利已經作出明確保護,但對于養老機構歧視和拒收老年乙肝病毒攜帶者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現有法律未做出明確規定。
潘律師認為,公辦以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養老機構具有公益屬性,應嚴格遵守傳染病防治法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規定,不得歧視和拒收此類老年群體,讓他們老有所養。現行法律規定也應該針對該問題拾遺補缺進行完善。
專家觀點 特殊群體養老問題易被忽視
“我們的養老服務業還沒達到分病種專業護理的程度,但這個群體的養老需求又確實存在,不僅是乙肝,包括艾滋病、肺結核等傳染病的養老護理現在都很尷尬。”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表示,這一案例暴露出一個問題:特殊群體的養老問題長期被忽視。
對于深圳市政府將傳染性疾病設為收養門檻之一的規定。黨俊武認為,很多公立養老機構還不具備收養這類群體的醫療條件,這是現實的選擇。但從長遠來說,政府應該加大公共投入,進一步完善收養制度,逐步解決患有傳染性疾病,甚至危險病種的老年群體的養老問題。
黨俊武認為,應該通過政府加強頂層設計,制定老齡產業中長期規劃,扶持更多優秀企業進入老齡產業,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豐富、質量可靠的養老產品和服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
(王飛翔)
編輯: 大蒼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