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一方面加快了城市化建設步伐,另一方面也造成農村大量勞動力外流,許多村組都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看家,大量新建的農村住房長期被閑置。
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17.3%,而聯合國認定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傳統標準是一個地區60歲以上老人達到總人口的10%,這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傳統家庭居家養老己面臨挑戰,代際之間的孝道、贍養、照料老人的觀念日益淡化,家庭對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傳統不斷削弱,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我們關心與照顧,尤其是城市中那些缺少子女照顧或無人照顧的老人,更需要別人來照顧。但目前我們的養老保障體系和服務能力還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促使我們必須探索和建立新的養老模式,來緩解這種緊張局面。
在江蘇南京,有社區和醫院正在運營“城市老人寄養農家”的新型養老模式,也就是讓城市中需要照顧的老人住到農村農戶家中,既方便照顧老人,又能讓農戶兼顧家庭,同時還能增加收入。這也是落實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同時也為加速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徑。
建議:在我市試點探索建立這種新型養老模式,成立由政府領導擔任組長,民政部門牽頭,發改、公安、司法、財政、人社、文化、衛計、扶貧、殘聯、老齡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合力推進農村新型養老工作,紓解城市養老壓力。(作者 李斐)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